女人就是一只猪 写这个题目显然是找骂的,可也不是凭空乱弹。多半的女人很温柔,多半的猪都很温顺;多半的女人喜欢做梦,多半的猪喜欢睡觉;多半的女人一生的梦想找个好老公,把自己的幸福... 杂文 2025-06-06 0
洪江市黔城赤宝山 黔城赤宝山十二峰:白云峰、香藤峰、萝月峰、岚峰、迴峰、观澜峰、芙蓉峰、待月峰、先月峰、乳峰、翠云峰、第一峰;而黔城赤宝山十二峰之胜,白云峰领其要焉,势为之也。黔... 杂文 2025-06-06 0
扬浩然正气,惩腐败恶风 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陶铸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心底无私天地宽。是的,人的一生,谁不渴望在事业上能够有所造就?谁不梦想创造自己生命的辉煌呢?然而,你想过吗?当你... 杂文 2025-06-06 0
论“爱情之美” 爱情很美很美,她没有一点儿杂质,没有一点儿邪念,自自然然向你走来,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入你心里,当你发现的时候已无法自拔。爱情总让你无意中掩饰了自己的缺点,也下意识... 杂文 2025-06-06 0
《那山 那人 那狗》讲述心中的坚守 看完影片《那》,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总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闷在心头,这种感觉很难受。《那》不是让人一看上去就会觉得很震撼的影片,可是那种冲击却很强烈,... 杂文 2025-06-06 0
狗日的狗 中国人骂人有个习惯,喜欢使用和性、生殖器以及动物有关的词语,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狗日的”三个字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狗日的”用来骂人可以传递很强烈的憎恶与仇恨的... 杂文 2025-06-06 0
那是密林,我要穿过 我有时会想,我读过的书给我留下了什么呢?一些字句组成的思想而已,或者记得,或者就记不得了,或者生活的一隅被我掀开来看了个透彻,或着语言的韵律将我浸入一个昏昏然的... 杂文 2025-06-06 0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令人警醒 今天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应邀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为题,为光明日报编辑记者作了专题讲座。彭林教授引经据典,通过大量史实反思近代以来的文化之争和西方人的... 杂文 2025-06-06 0
读书札记(一) 眼下《新三国》正在如火如荼的热播中,网民反响如潮,有称赞的欢呼声,也有不绝于耳的叫骂声,褒贬不一,喜忧参半,不一而论。尽管该剧引发了网民的口水及争议颇多,但万人... 杂文 2025-06-06 0
话“粥” 我爱喝粥。粥,能喝出一种境界--自白粥。知其人广,喝其人多,懂其人少。先说一说我的熬粥方法:1.瓷锅放水上火。淘米(淘好的米应立即下锅,不要久置)。水开后下米。... 杂文 2025-06-05 0
按捺住“见异思迁”,发扬点“安于现状” 事业上卖菜的羡慕骑车的,开车的羡慕坐车的……在工作上,只能墨守成规,只能按部就班的员工,偶尔也要看领导脸色。这样的情况下会很自然的向往着当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的... 杂文 2025-06-05 0
别人的地狱,我的天堂 新学期开学了,我要求去教研室。学校同意了。迄今,我已经在教研室呆了一周了。有同事问我感觉如何,我回答:“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舞!”是的,只能这样形容!作为一名... 杂文 2025-06-05 0
谁之错 妻从娘家打来电话说下午就要回来,要我到太原接站,一刻不敢怠慢,直奔长途车站而去。排队、掏钱、买票,匆匆踏上了即将西去的202*号汽车。司乘人员热情的在门口招呼着... 杂文 2025-06-05 0
“牛”和“熊”的辩证法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今天的辩证法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从我知道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时候,整天就听到的“牛气冲天”的词语。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饱受赞扬的;尽管在现... 杂文 2025-06-05 0
新时期的党建需要延安整风精神 70年前,中国共产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内或左倾或右倾的错误思想严重,同时,吸收入党的大批农民与小资产阶级分子,他们把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也带入了... 杂文 2025-06-05 0
一片白色的轻柔的羽毛 读了小说《阿甘正传》,再看经过艺术处理的电影,感悟愈深。影片开始,像一阵风,清新自然:一片白色的轻柔的羽毛,在自由地随风飘舞,飘过路人的头顶,飘过树梢,飘过喧嚣... 杂文 2025-06-05 0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王昌龄《胡笳曲》)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 杂文 2025-06-05 0
一个“布包”,一个“纸箱”是为官者的最高境界 前段时间,当被群众称为“救命书记”、“拼命三郎”的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林森“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时,笔者深深感动,含泪写下了《工作是最好的良药——... 杂文 2025-06-04 0
说人才一 “中共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会议规定了党管人才的原则,使我感觉欣慰。为此,我对人才的一些问题,提出管窥之见,以供各级领导参考。世界任何一个... 杂文 2025-06-04 0
[精华]由熟读而翻唱 中国人可以不读全本《红楼梦》,但不能不会几首唐诗。“红楼”是国民人文素质的升华,而“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哪怕开谈不说红楼梦,也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三百... 杂文 2025-06-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