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和大家谈谈写作

班门弄斧:和大家谈谈写作

避谢杂文2025-03-23 12:05:20
如何写作,教科书已是连篇累牍地讲解过。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上大学,无论你是学什么科目,语言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谈起写作,并不是人人都会,这从身边的大学生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作报告)
如何写作,教科书已是连篇累牍地讲解过。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上大学,无论你是学什么科目,语言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谈起写作,并不是人人都会,这从身边的大学生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作报告)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很差。当然,这不代表他们的智力有问题,他们在其他方面常常是姣姣者。
那么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本文不想象教科书那样,说得太多。其实写作并不难,就象有人说过,看问题,要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写作也一样,就是一个解剖麻雀的过程,就是一个耐心细致的过程。所以我们先要有解剖麻雀的工具,就是基本功。基本功有哪些?如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各种文体的了解,多看古今中外名著,了解别人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等。基本功掌握后,我们可以从写短篇文章练起,如写好一篇说明文,一篇游记等。这要很认真地去做,不要马虎。
例如我们写燕子,用说明文去写它,用文学语言去刻画,用拟人化去描述,燕子是鸟类,是卵类动物,而且是候鸟,它有哪些习性,它为什么会飞?这包含科学性的东西,可查找资料,直到一篇文章完成为止。之间我们可以用精彩的语言去描写燕子的外形,燕子的飞翔,使文章具有美感,读来让人爽心阅目。文章不求多长,但要说清楚事情,语言流畅,使人一目了然,对燕子有所认识。
基本功练好以后,就是解剖麻雀了。但麻雀虽小,也五脏俱全,不能小看了,解剖麻雀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麻雀的内在结构,找到问题的所在。一篇文章,一篇小说,也一样,也要将文章的内涵表现出来,通过解剖的过程,让人慢慢发现文章的主题。这其实是文章的组合问题,我们把众多的小章节组合在一起,但不要离开主题思想,是要讲究方法的,如今天你去游览了天堂寨,想写一篇游戏记,就不要将昨天县长要出国考察的会议,作为主要事情来叙述,否则就是离题万里,让人不知所云。
怎样组合文章,就涉及到教科书所说的线索,也就是中心思想。例如游黄山,可以以时间为顺序,就是什么去爬山,然后什么时候回来了,就是一个过程,切不要只交代了上去的时间,然后就突然写到后天去了泰山,这就脱离了主题。也可以以地点变换为顺序,先从山脚上山,然后是半山腰,再上山顶,切莫要一下子就到了山顶,没有了登山的过程,这是有违逻辑学的。当然,教科书有提到倒叙,插叙之类的,但我建议初学写作者,还是循序渐进,先从山脚写起。有这个条理了,中间部分可以有很多借题发挥,如加些神话传说,典故之类,或是有些艳遇之类的。
我们将登山这件事情说清楚之后,就有一个“点题”的要求,就是围绕主题作些总结。例如游黄山,不能只记述从山脚到山顶,这样文章还是失去生命力,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所以还要写上自己的感受,是觉得黄山很高、很好玩呢,还是不好玩呢?要有个交代,使读你文章的人产行想去黄山一游,或者是放弃去黄山一游?当然,写得不好,读者也不会有兴趣去看文章的。
我把写文章的过程分做了三部分,即一是要有基本功。二是解剖麻雀,组合文章。三是点题。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到书店去看,任何一本书都有他的文学价值,如一本“C++语言教学程序”,也是一本文学作品,而不能认为是一本科普书,是一些说明文。我们常常认为只有小说,诗歌,散文才是文学作品,这是错误的,这是狭义的文学作品。我们还是要博览群书和博学多才,才能写出上乘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当今文学,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万变总不离其宗,掌握了基本方法就可写出好文章来。
欢迎大家点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