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昌运杂文2025-03-28 11:14:05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子?在她十三岁那年,她写下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这又是怎样的一篇文章?“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向来似乎就是悲凉的哀歌。如此练达的文笔和成熟的思想,如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子?在她十三岁那年,她写下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这又是怎样的一篇文章?“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向来似乎就是悲凉的哀歌。如此练达的文笔和成熟的思想,如此沧桑的感觉浮在纸上,你能想象得出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写的么?
“‘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她心里千回百转的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记得有一本书上说过: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是世界上最无可奈何的悲哀!的确,无可奈何四个字,看来虽平淡,却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和痛苦!
你能体会那种心情吗?“倚在栏干上”的她还是慵懒的,她的眼睛刚从睡意朦胧中醒来,睁开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的世界和“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正是这外在的“兴奋”和“缤纷繁华”衬托的却是“她”内心的“苍凉”和“孤单”!“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的内心该是多么地落寞和悲凉!这热闹是和她无缘的!这繁华和纷乱是和她无干的!东风也实在是太多事了,太招人恼了,桃花也是讨人嫌的!细草芊芊的绿茵本是美的了吧?可是太俗了!“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这哪里还有可爱的清新?这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她只有哀叹:“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是的,她也曾有过美丽的青春!“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厂座里高谈。”当她“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倚在栏干上”时,她也曾做过甜蜜的梦的,她是在甜蜜的梦初醒的时候怅惘的!可是留下的是什么呢,只有对逝去的岁月的伤怀和难过!“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以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颜,盛气,都渐渐的消磨去。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
她怕见的何止是旧时的挚友,“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这些在别人的眼中美丽的事物,在她看来也变得面目可憎了!她所做的,只是在绿黯黯的灯光下,在夜半的苍凉中,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哀叹着“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
正像作者所说过的那样“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迟暮是一种人生无可避免的悲哀,也正像她所说过的“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这种伤感是深深积淀在骨子里面的!
一个如此年少,年仅十三岁的女孩子,竟有着如此练达的文笔和成熟的思想。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那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沧桑感。哪一个青春年少的花季少女,会发出如此的沉暮之言呢?又有谁会这么透彻地洞见人生无可避免的悲凉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