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倾城,白纱裙玦绣祝福 窗外飘忽的阳光,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日里,我拼命汲取。汲取着激情和热烈,一并存在我开始冷冻的脑房里,迷迷糊糊,却已然又开始清醒。清醒之外,是你的身影,辗转过梦的痕... 散文 2025-08-19 0
楼下种花人 每次从她门前路过,我总是要放慢脚步,如果她醒着,她会向我轻轻的点头,有的时候我也会停下来,同她聊上一聊。一来是因为我的散步,本身就是漫无目的的,二来是我羡慕她的... 散文 2025-08-19 0
我遥远的泪水 当初因为哭,我拥你入怀!那时的我虽不哭,却是一副柔弱的心肠!我见不得人哭泣,尤其是女人的梨花带雨。现在,几经磨砺后,我已是一副铁石心肠了!自己仍旧不哭,可见了女... 散文 2025-08-19 0
北漂的惨淡梦絮 十年前,我第二期去鲁迅文学院进修时,迎在鲁院门口的竟是笑容可掬的内乡女作家刘黎丽,我们相拥过后,就成了唯一来自中原的文学乡亲。我和黎丽千里北漂,不是简单的文人求... 散文 2025-08-19 0
漫话泰山石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甘肃武威市某县花500万元,将重369吨,被当地人称为“神石”的“甘州石”,从古浪峡搬到9公里外的金三角广场。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 散文 2025-08-19 0
昌记的幸福生活 昌记让我给他写一篇文章,几个月了,一直难以成文。生活平淡得让人诧异,一点都不像被强奸一样,没有一丝快感;更没有强奸者的剑拔弩张,有东西可憧憬。其实如同画画一样,... 散文 2025-08-19 0
目送你 你走了,静静地走了,带走了我无尽的思念。风停了,雨住了,爱的世界变得一片荒芜。暮然回首,才发觉我真的不能失去你了,哪怕是短短的分别。伤心,难过,不舍,想哭。好想... 散文 2025-08-19 0
流浪时,风与我并肩在天涯 椰子树顶着蓝天,且是夏日里的寄望。便看着时节进入深秋,一路张望,一路好奇,季节轮回,落开落谢,草荣早枯成长的路,竟忘了还有什么再倾诉?若时间能倒数,谨记那纯真笑... 散文 2025-08-19 0
一个骂了,一个哭了 “开会!马上!!”似乎是主任这条掷地有声的命令把办公室门推开了一条缝,然后横冲直撞的闯进来,老师们来不及反应过来,就留给人们一个冷冰冰的背影。老师们慌忙把还没有... 散文 2025-08-19 0
420,我们寝室,是爱你 “唔唔唔唔……”讨厌的手机又在震动了,七点了。自己该起床了,算啦,反正周末再睡会儿,伸手摸到手机,关机。经常玩手机就是好啊,键盘一摸一个准,按起来比睁眼都顺手。... 散文 2025-08-19 0
遗失的梦想,关于自由 我的眼中,能够飞翔便获得了自由。小至鸟雀,大至苍鹰,振翅一跃,便可来去天地,着实让人羡慕。他们的世界是浩渺天地,而自诩“灵长”的人呢?因着一些诸如家庭、事业的牵... 散文 2025-08-19 0
今日立秋 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伤感的季节。时间真的太快,或许你还沉浸在鸟语花香的柔情里,或许你还烦躁在骄阳似火的不安里,但秋天已经来临。人总是这样,总是在冬天盼... 散文 2025-08-19 0
遗失的村庄 我静静俯瞰脚下那片沉谧寂寥的土地,夕阳的余晖正挥霍着她最后潮湿的温暖,蜿蜒的狭长田埂从村庄里零星的屋舍下延伸出来,经过曲折交错的勾勒,悄然划过无垠的麦浪,渐渐消... 散文 2025-08-19 0
植物情结 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有名的,无名的,只要是植物,便会喜欢。大到一棵参天大树,小到路边一棵野草,或茁壮或柔弱,只要有颜色有生命,便有欣喜。于是工作之余... 散文 2025-08-18 0
寂静的神湖 不正月悄悄溜了,挟持着寒冷,拐带着朔风,掖藏着冰凌去了北国。沉湖的风还是那么轻柔,却惹得棕榆们拍着蒲扇般的巴掌和着风的节奏,鸟们挟着画夹游跃在林中忙碌着写生;睡... 散文 2025-08-18 0
幸福在思绪中飞扬 站在阳台,晚风夕阳下的一切,是如此美!习习生辉,勾勒一幅暮冬晚色精美图画。西边的点点红艳露出欣慰的笑容,映照着晚风下的繁华,喜于人们心头于晚阳下的惬意。自然的气... 散文 2025-08-18 0
教师节的回忆 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做“春蚕”,比做“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奉献是无私的。时间很快,眨眼教师节又将来临,回首来时路,惘然,还... 散文 2025-08-18 0
花丛一笑 千差万别的植物大都是开花的。花是植物的专利,也是植物独特的名片,有相当数量的草木就是以开花为职守的。有的特别娇贵的就因为其花而被保存下来。在花的王国真的是千姿百... 散文 2025-08-18 0
窗弈 那藤不知疲倦的金银花,是窗外的主要风景。绿了的叶子了拍打着呼吸的香。金银花开时孤独的人会很落寞,那一黄一白,举案齐眉着的花骨朵,风清云淡着就牵出了一些淅淅沥沥的... 散文 2025-08-18 0
偶乘风物丽江夜 对于丽江,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书法。因为在《中国书法史》上记载着仍在使用象形文字——东巴文纳西族人,就来自于丽江。前不久,有幸造访丽江古城。那天,我们从大理一路紧赶... 散文 2025-08-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