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愁”“闷”

解“愁”“闷”

鉏麑杂文2025-04-02 23:25:19
提到“愁”字,给人的感觉是忧虑、彷徨,个中滋味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试想暮秋万物凋零,仅个悲秋,好不灼人。令人们不尤想起:“日暮乡关何处是、梧桐更兼细雨、一襟馀恨宫魂断、孤馆寒窗风更雨。”慨叹
提到“愁”字,给人的感觉是忧虑、彷徨,个中滋味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试想暮秋万物凋零,仅个悲秋,好不灼人。令人们不尤想起:“日暮乡关何处是、梧桐更兼细雨、一襟馀恨宫魂断、孤馆寒窗风更雨。”慨叹生命的估计和落寞,有道是天凉好个秋。有人说:“还有春愁呢!”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一夜小径红稀,于是开始伤春,文人骚客高唱:“若有人知春去处,邀其归来同住。”却道好一个愁字了得。再说“闷”字本意“心烦,不舒畅”,在与愁字相连,真叫个“愁闷”啊!
“愁”“闷”二字,均关乎于心,是人一种的内心感受。看秋上心头,而且还把一颗心关在小屋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只有自己的心与这个落寞的季节相共,如何不怅然若失,泪洒潇湘呢!词人却道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们看到蝶儿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春天就在它们的心中。它们除了歌颂和赞美春天,没有人类那么多的欲望。
今天说的是如何解愁闷,既然关乎心情,我们不妨从心开始说起。先不妨减去心头的秋意,那么仅余一颗空灵无尘的心。下一步让心从那扇门里走出来,人们常说放飞心情估计便是此意吧!至于能否放飞心情,那便要靠个人的感悟了。所谓“悟”,便是看见我(吾)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于你。
乘物以游心,是《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予以借鉴。怎样才可以做到游心呢?首先是看破名利关,减轻心理负荷,坚定自己的心志,做到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是对外的融通,内不化,便是内心有所坚持。智者不惑,估计便是如此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来破名、破利是不容易的了。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是我门所欲,但欲念越多,人的思想压力越重,久而久之人便成为物的奴隶,为其所左右,这便成了本末置。
我们感受到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要把一颗心打开,去感受周围世界所赐予的真、善和美呢?我们首先接受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便在料峭的季节也会感受到春天的希望,莺燕、何况还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高气爽的日子呢!心中接受什么信息,如何取舍在于个人心态的调整了。
以上种种,无非希望我们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得与失、名与利不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不了我们心情,因为我们感悟到的境界更高、更远。帮助弱小我快乐、安贫乐道我快乐、众人快乐我快乐、塞翁失马亦快乐。真正做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快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