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思想是造成腐败的原因之一

官本位思想是造成腐败的原因之一

众地杂文2025-05-03 01:23:00
所谓官本位,就是为政者设计制度、制定政策、考虑问题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本身的观点出发的一种现象或理念。他们想问题、做事情、做决策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或小集体、小集团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就趋之若骛,对自
所谓官本位,就是为政者设计制度、制定政策、考虑问题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本身的观点出发的一种现象或理念。他们想问题、做事情、做决策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或小集体、小集团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就趋之若骛,对自己不利的则退避三舍。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的取舍。古话讲,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并没有什么可值得非议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无论大人物,还是小百姓,都逃不出这个圈子。即使低等的动物,当有灾难降临的时候,它也往往逃之夭夭,“慷慨就义”凛然送死的恐怕没有罢。
人为了利益活着,这真的没有什么错,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当初写《国富论》亚当?斯密之所以受人推崇,就在于他揭示了人类的本性,这是客观规律。
但在利益的取得方法与方式上,却有着理性与非理性的选择,有着正当的利益和不正当的利益之分。
比如,通过自己正常的劳动所取得的收入,那就是正当的利益,不论这利益的数目有多么巨大,你都可以尽量放心的拿来,大胆地装入自己的口袋并消费。当然,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一点也不容忽视的。还比如,通过买股票、买奖卷等资本投资的方式获得的利益,都是合理合法的利益,都是应得的,你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拿来己用。
以上说的都是正当的利益,是光明正大的,是可以袒露在阳光之下的,那是对人的体力或智力劳动的报偿,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这样的人是为了利益而活着,但他们所取得的利益是正当的,因此他们得的合理,用的塌实,活的实在。
但是,靠官本位的特权所取得了利益,就是不正当的利益了。别看有些政策啦、法规啦,规定啦,办法啦等,条款清晰,逻辑缜密,洋洋洒洒,满篇宏论。但若细分析起来,似乎每条都是有利于政策与办法的设计与制定者的,他们只是靠自己的智力与智商,在与普通的百姓玩儿文字游戏而已。在信息对称性上,也极大地偏向了为官者,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
于是,为官者就用着貌似冠冕堂皇的政策啦办法啦,为自己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然而这手段是很隐蔽很巧妙的,一般人是根本看不出门道,而圈内的人又达成了一种默契。所以,那些办法与政策等就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大行其道了。百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人家拿成套的政策与办法等跟你一解释,你登时就觉得被驳得体无完肤,目瞪口呆,一点儿理由也没有了。白纸黑字的规定办法啊,你不认帐行吗?
因此,若官本位思想严重,或这种思潮大肆泛滥,那简直是祸国殃民。若一个单位如此,那么这个单位肯定没有活力;若一个地区如此,那么这个地区也肯定是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所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信仰是消除官本位思想的一剂良药。只有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实对执政者与为官者提出这样的要求,树立这样的宗旨意识,是普通人性的一种升华。因为执政者与为官者在一个单位或地区总是少数人,但这少数人却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他们有对资源利用的决策权、调度权和使用权。若把这些资源运用的好,那么单位或地区的百姓得益;若滥用,则百姓的利益受损。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全心全意地想这百姓,想着百姓的利益,而不能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小集团或小集体的私利。也就是不能有官本位的思想,不能惟我独尊,不能事事以自己为中心,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的胸怀。
另外,所谓的“官”是百姓给你的,正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可以把你恭恭敬敬地推到“官”位上去,也可以同仇敌忾地把你从“官”位上拉下来,重重地摔在尘埃。这样想着,执政者与为官者则会抛弃官本位的思维,运用好手中的职权,把大家的事情办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