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数梁山残暴黑帮老大宋江犯下的七宗罪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男主角,施耐庵在他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可以说,宋江的传奇故事,就是施耐庵的人生理想,施耐庵将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尽数交托在宋江这个虚拟的替身身上。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男主角,施耐庵在他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可以说,宋江的传奇故事,就是施耐庵的人生理想,施耐庵将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尽数交托在宋江这个虚拟的替身身上。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施耐庵三十六岁登进士。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大丰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率广大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再三邀请施耐庵做他的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张冷落,遂离张。此后,施耐庵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经友人帮助,在白驹镇修建了房屋,从此在这里隐居不出,专心撰写《江湖豪客传》。书成后,施耐庵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更名为《水浒传》。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施耐庵与世长辞,享年74岁。
施耐庵的一生,虽有小成,但终究未达成风云际会之势。施耐庵做过两年政府小官,任钱塘县尹,但只当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愤然悬印回到苏州。张士诚农民起义队伍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投笔从戎,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多起义军首领。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日后必败,随后离开张士诚部,根据数十年的所见所闻,潜心创作不朽巨著《水浒传》。(引自施耐庵生平资料)
施耐庵由于在官场和起义军中都得到深刻的亲身体会,亲眼目睹了黑暗的官僚主义和盲目的造反团体,所以他创作小说相当流畅顺手,而宋江这个人物,也是同样混迹在官场和起义军之中,一生为了理想忙忙碌碌,可以说,宋江正是施耐庵的影子体现。
施耐庵写这个人物,出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料到几百年后人们对宋江的评价,施耐庵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动荡社会,施耐庵渴望一个和平安定的大同世界,因此他既憎恨暴元的残酷统治,也反对张士诚等目光短浅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的革命不彻底性。所以他希望双方能够和平相处,实现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我们看到,宋江投降后,立马刀锋一转,对外抵抗侵略者,对内扫除同盟军,最终鸟尽弓藏,四海升平,施耐庵的人生愿望,不就是如此么?
宋江这个人,争议颇多。赞美者说他为了国家,为了兄弟的未来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反对者说他凶狠残忍,用兄弟的鲜血给自己铺设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飞黄腾达之路,但是最终依旧死在更凶狠残忍的统治阶级手中。
我是比较赞同后者的,个人总结起来,宋江大约犯了七宗罪。
一、利欲熏心
关于这一点,最容易招人口舌的就是对待招安这件事情。宋江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宋代是个相当注重礼法的朝代,一切都以“三纲五常”作为行为准则,长辈教导子弟甚严,据史书记载常见的训导家法是:“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贵,次可以开门教授,以受束脩之奉……如不能为儒,则巫、医、道、僧、农圃、商贾、技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子弟之流荡,至于为乞丐、盗窃,此最辱先之甚。”
这条训导家法,浅显易懂,一目了然。人生最好的工作是当官,其次分别是做教书先生、学者、医生、出家人、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等,只要能够养活一家人而不侮辱祖先的声誉,都是可以从事的,但是沦落到乞丐、强盗、小偷,则是最对不起列祖列宗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七一有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