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遥控器》:好莱坞唱响“常回家看看”的主旋律

《神奇遥控器》:好莱坞唱响“常回家看看”的主旋律

统一口径杂文2026-01-02 06:56:29
很多情况下,好莱坞电影就象《读者》上的那些隽永的小品,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一种人生的启迪。在中国电影很难给予我们精神启蒙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在好莱坞电影的叙述中,读到一种亲切,一种人生的精神,一种关于爱的
很多情况下,好莱坞电影就象《读者》上的那些隽永的小品,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一种人生的启迪。在中国电影很难给予我们精神启蒙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在好莱坞电影的叙述中,读到一种亲切,一种人生的精神,一种关于爱的真谛的揭示。
《神奇遥控器》类似于一种幻想作品,幻想作品可以把人生中无法表现出的实质,以荒诞、集中、夸张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令我们震惊、醒悟与沉思。
有时候感到,好莱坞电影对亲情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电影中对亲情的认可与首肯。
在中国电影中,充斥着以背叛家庭为能事的时尚的精神,上一代在镜头上中的表现,或是被镜头淡化处理,这就是看不到父母与家庭的存在,或是被曲意地作为一种压制与控制的象征,加以竭尽全力的贬损。
而《神奇遥控器》告诉我们的一个用生命感悟到的真理就是“家庭第一。”当影片结尾,通过“神奇遥控器”而快速完成了人生之旅的男主人公迈克在老态龙钟、生命弥留之际,挣扎着奔向即将离开家庭、远赴工作岗位的儿子,向他传授的一个重要的遗训,就是告诉他“家庭第一”。这可以说是血与泪的教训,这也是用一生的体验得到的肺腑之言。
神奇遥控器》的故事结构,仍是西方电影中幻想类作品占有极大比重的“失忆问题”与“时间隧道”问题的合成版。失忆与时间隧道两种结构模式,是西方幻想电影中的两个重要支点。影片中,迈克在得到了“神奇遥控器”之后,可以对他不喜欢的人生进行快进,而在快进的过程上,他本人处于一种自动导航模式,这一段期间,他是没有记忆的,所以,当他快进到他需要的人生段落时,中间的过程,对于他来说,是完全失忆的。这种失忆带来的人生的缺失,被电影再次以强化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而迈克通过“神奇遥控器”随时在人生的不同段块上时进时退,则又像是“时间隧道”幻想的运用。
《神奇遥控器》中最大的苦恼,就是失忆者的记忆缺失的苦恼。这一点上,电影并没有什么新鲜处,因为近年来一些比较成功的影片,都是在玩弄失忆的花样。像《再见列宁》中,母亲突然醒来后,中间一段历史记忆失去了,电影借此探讨了一个时代消失后的强烈反差与对比,失去的记忆就像把人生掐头去尾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不同时段的反差效应借此得到强烈的凸现。另一部科幻题材影片《蝴蝶效应》也是探讨了失忆所造成的历史的缺失。其他的诸如《谍影重重》、《初恋五十次》等等,都在失忆上玩起花样,甚至成龙在《我是谁》中也依样画葫芦地失忆了一回。
《神奇遥控器》中的迈克通过“神奇遥控器”,经常快进到他觉得是人生辉煌的地方,而中间的过程,在他眼中看来,完全是浪费时间,这包括他与妻子做爱的时间,与他妻子吵架的时候,与亲人聚会的时候,在他的眼中,只有工作与事业才真正是有价值的与必要的。在他多次这样的设定之后,致使“神奇遥控器”进入了自动状态,一旦他再碰到类似的诸如做爱、吵架、聚会等事件时,便会快进跳跃。
在这样的荒诞的设定下,人生变得简单化了,只有成功与快乐的记忆被保留了下来,而所有看似无关的人生经历都被推出了记忆深处。
这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有时,我们专注于成功的价值,而忽略了生活中应有的创造的过程,尘封那些与亲人朝夕相处的时光,认为这些事件只会浪费光阴,耽误我们的创业大局。
在这样的功利化的对人生的取舍下,人生变得索然无味,缺乏温情与人性。《神奇遥控器》正是通过幻想的样式,凸现出这样的尴尬。于是,迈克在人生的几个成功站点的跳跃中,忽略掉了中间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得到了生活给予他的苦果。每当他得到成功的如意算盘时,他却发现在生活中失去了妻子的爱,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父亲,忘记了与孩子们成长在一起的乐趣。
这样的结果的确是触目惊心的。幸好,迈克只是在一个梦境中,解悟到忽略人生亲情的巨大代价,在他醒来的时候,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珍惜身边被忽略的亲情,向父母问好,向孩子兑现承诺,向妻子示爱。
电影的主题是简单的,但这样的主题,却确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记得过去看过张承志的一篇文章说,说他经常无缘无故地对家人发火,这还是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这就叫人很不能理解。因为按想象中,张承志也算是知名作家,但为何在生活中还不快乐呢?其实,我们在人生中也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正是中国人所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真的有权利忽略掉那些不如意的人生片段吗?人生的最值得回忆的地方,真是的过眼烟云的成功的喜悦吗?有时候,我们总会自我安慰自己,身边的亲情可心放一放,丢一丢,事业为重,但是,当我们真的需要亲情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而成功带来的虚忘的快感,怎能抵得上亲情的那种隽永与深厚?
感谢好莱坞电影把人情与亲情放到了这样的高的位置,我们又一次诚恳地接受了好莱坞电影的教育。看了这个电影之后的最切实的感觉,就是读懂了“常回家看看”的全球化性质。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珍惜和富有价值的,而亲情与家庭才是我们值得享有与放在第一位的最可贵的财富。
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幸好电影可以有后悔药,这也许就是电影的教育功能吧,电影把可能的恶果告诉我们,让我们注上防疫针,然后,我们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有时候觉得好莱坞电影展示恶,倒是张扬与期待着善。这背后是因为好莱坞电影有一种人情味在内,倒是某些中国电影在张扬暴力与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时候,我们感到的是人生的苍白与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宁愿热爱好莱坞,也要唾弃缺乏人文内核的国产电影。毕竟,好莱坞电影已经走到资本主义阶段,而我们的某些电影还充斥着浓重的封建主义陈辞烂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