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集体销毁“三无”小食品更象是一场闹剧

小学生集体销毁“三无”小食品更象是一场闹剧

别屋杂文2025-11-08 08:37:20
3月15日,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的同学们把购买和搜集到的“三无”小食品集中到校园广场,用脚踩踏,当场销毁(《工人日报》03月16日)。这是一则图片新闻,从图片中小学生们那奋力踩踏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小
3月15日,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的同学们把购买和搜集到的“三无”小食品集中到校园广场,用脚踩踏,当场销毁(《工人日报》03月16日)。
这是一则图片新闻,从图片中小学生们那奋力踩踏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小学生人对“三无”小食品的愤恨和对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的激情。但是,仔细一想,又总觉得这条新闻有些值得琢磨、值得推敲、值得玩味的地方。
首先,这说明我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严重失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销毁“三无”小食品,国家有工商局、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防疫站等专门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拿着纳税人供给的薪水,行使着国家法律赋予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理应是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商品生产、流通等每个环节的监督,让那些伪劣产品无处生产。即使是生产了,也无法走出厂门进入市场。再退一步说,即使侥幸走出了厂门进入了市场,也要千方百计把它阻击在校园之外,不让它伤害孩子们。
但是,现实中这些“三无”小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堂而皇之地在生产,而且还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市场。许多地方的校园内、校门旁的小卖部,副食店还成了这些“三无”小食品的乐园,成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天堂。小学生们成了购买这些“三无”小食品的主力,成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户。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小学生们的经济利益,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小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在笔者所在县刚刚闭幕的“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这个问题的反映是非常强烈,无论是会议发言,还是提案、议案,这都是一个重要议题。所以,秦岭路小学一号召,小学生们都群起响应,“用脚踩踏,当场销毁”。如果在这些政府职能部门中有一家能够切实地负起责任,严格管理、严肃执法,又何需要小学生们“用脚踩踏,当场销毁”呢?所以笔者不禁要问:在这些小学生“用脚踩踏”那些“三无”小食品时,那些职能部门在哪里?他们有没有羞愧的感觉?
其次,这说明学校领导思维严重错位。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传播知识的地方,让学生知道社会上还有骗子,知道还有坑蒙拐骗,知道还有假冒伪劣,也是应该的。但是,小学生们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不成熟,他们都应该是呵护、被保护的对象,成人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所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销毁“三无”小食品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该是成人的责任,都应该是政府的责任。而秦岭路小学的领导却把这种成人的责任、政府的责任变成小学生的行动。学校这样做从新闻的角度看,确实是有亮点、有看点,有一定人眼球效应。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这好象就是哗众取宠,是一场游戏、一场闹剧。有些小学生还有可能为了这次集中销毁,故意购买“三无”小食品交差。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笔者要说秦岭路小学领导的思维有严重错位。
再次,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也值得怀疑。“三无”小食品对人的身心健康确实危害不小,的确属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理应是人人得而诛之。但是,对于如何打击、如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前提下,生产者和销售者都要由执法部门依法查处,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处罚。这一来可以让那些制假售假者吸取教训,让他们早日金盆洗手,迅速早悬崖勒马;二来可以给消费者一个警示,避免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现在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却用“集中到校园广场,用脚踩踏,当场销毁”的方式打假,学生们可能得到了警示。但是,制假售假者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他们就不会接受教训,指望他们良心发现,自觉洗手不干恐怕是痴人说梦。而小学生们在用脚踩踏之后,也就象做了一场游戏一样,没有留下印象,吸取教训,在不法商人的招徕下,下次又会光顾那些销售“三无”小食品的摊点。所以,热闹过后,没有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靠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舍此,别无他途!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