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教育——国之崛起

科技与教育——国之崛起

祝鲠杂文2026-01-15 04:48:29
《邓小平南巡讲话》原题是《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巡视并发表的重要谈话。无疑,这次讲话给正在改革途中徘徊的中
《邓小平南巡讲话》原题是《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巡视并发表的重要谈话。无疑,这次讲话给正在改革途中徘徊的中国指明了方向,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同时,这次讲话也给在思想上迷茫混沌的中国人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使得思想领域的解放取得了一个新的成就。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科技与教育方面的谈话,给此后中国的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讲话中的一句原文,但已足以展示这位伟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所透漏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他是清醒的认识到了中国在经历了改革的挫折之后,所要重新选择的路线。也正是此后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普遍重视,才使得中国在改革之路上越来越平稳,从而走上了新的大国崛起之路。
为什么说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呢?我们不妨看看中国古代的“大唐盛世”,为什么在唐代中国出现了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其科技与教育的高度发展以及国家的重视,科举制、各种科技专科学校的设立、科技人才的培养,都使得唐代时期的中国经济领先于世界。也可以看看战后的日本,它的经济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由于其对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重视,使得它又迅速走上了经济大国之路。科技方面,80年代,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战略,在大力开发尖端科技的同时,日本特别重视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教育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危机意识”的灌输,使国民自觉地努力学习,而且政府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教育。还有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是依靠着先进的科技和教育水平。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跟科技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而邓小平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是对科技发展对经济崛起所起的作用的重视。只有高新的科技才能创造出高新的产品,才能促进人们知识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迈进。我们不妨看看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虽然那时中国已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但到底要怎么改,走哪条路一直令人困惑。因此当时的中国便走上了农村改革之路,虽然使得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速度是相当的缓慢。面对这样的改革挫折,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以科技发展经济、促进改革,也正因如此,中国此后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继续的高增长、本世纪初的平稳增长,都见证了科技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至于教育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教育的发展才能培养更多的知识人才,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从而促进了整个国家至企业的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的向前发展。纵观1978年改革之初的中国教育,高考制度刚刚恢复,而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也极其有限,使得教育的普及率非常的低,中国出现的主要是一些国家兴办的学校。正是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和教育普及率的低下,当时的全民素质还是比较低的,这也导致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缓慢性。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发展教育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才真正的走上了正轨,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增加,一些民办的学校开始陆续的出现,教育的普及率明显的大大提高,国民素质有了一个大的跃进。而由此带动的经济飙升也是毋庸置疑的。
基于此,我们可以毫无忌讳的说,科技与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两块基石,科技与教育的崛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国家的崛起。同样,对于科技与教育,国家也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资助,同时也应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也只有这样,对于科技,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金,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科技的研究;对于教育,才能够有更加完备的设施和条件,才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同等教育的权利,从而达到教育在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因此,对于邓小平提出的“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与教育”,我认为是非常的睿智和具有先见之明的,而且它对于中国此后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相当大的作用。虽然在邓小平的8000余字的南巡讲话中,它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篇幅,但它在此后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无论科技还是教育,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都起着异常重大的作用,足以证明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关于科技与教育的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
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还是一切发达或发展中的国家,都在以科技和教育支撑着自己经济的发展。例如一些世界经济大国,科技与教育也是促使它们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基石。如在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就印发了一本名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的小册子,而其主要的内容则是政府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成就,而最重要的是它还说明了今天的科学将如何为未来的经济进步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搭建平台;还有在本世纪之初,美国就对自己的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如工程科学分析和工程实际训练的结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会用得怎样”的新观念、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走向多样化以及重视继续工程教育等等,都从很大程度上发展了美国的教育水平。而这一切,都奠定了美国世界经济大国的稳固地位。
而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于科技与教育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首先,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究方面的重视力度,如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围绕着“自主创新”进行了科技方面的大改革,其次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大大重视了起来。而在教育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截止到2007年,中国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无疑是中国对于发展教育所做出的有利的支持;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科技和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个新的提高,同样预示这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走上腾飞之路和崛起之路。
当然,和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依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从中国1992年起对科技与教育的重视至今,仅仅是16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