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回归生命的家园

死亡:回归生命的家园

魂亡魄失杂文2025-09-13 06:35:07
有没有人会渴求死亡?这个问题似乎非常无聊。谁不渴求生命,恐惧死亡?就连我自己对死亡也是不敢想象的。可是,观看了吕克贝松的《碧海情深》之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至少雅克会渴求死亡。雅克,一个带着阳光般
有没有人会渴求死亡?这个问题似乎非常无聊。谁不渴求生命,恐惧死亡?就连我自己对死亡也是不敢想象的。可是,观看了吕克贝松的《碧海情深》之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至少雅克会渴求死亡。
雅克,一个带着阳光般迷人笑容却又十分忧郁沉默的男孩,他自小失去父母,视海豚为自己的亲人和至爱。他是大海的儿子,大海的精灵,他能在大海里自由畅泳,随意潜浮。在他的好朋友恩佐逝去的当天晚上,在他受伤的情况下,他产生了幻觉,并奔向了大海,最终在海豚的召唤下他放开了唯一能够上岸的绳索……
从恩佐到雅克的死,不过是从白天到黑夜的短暂的时间距离。健壮男儿的陨落,无疑令人扼腕叹息;青春迷人的小伙子如此执意沉没于大海、放弃生命,也是能令人痛心不已。况且,还有他们身上维系着的亲情与爱情无不能让人产生深深的遗憾。可是,他们的死亡,给观众带来的观赏体验却不是巨大的哀痛和伤悲,而是精神上的极大感染和震撼。也许,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也会和乔安娜一样,对他们说一声,去吧。
死亡并没有悲剧的意味,这得于了吕克贝松对死亡有着独特的审美观照和阐释方式。死亡,不是悲剧的结局,而是有着生命皈依感的家园的回归。而死亡意象在吕克贝松的艺术处理下,没有凶残、悲哀、恐怖等情感体验或暴力、凶险的场景展示。只是用温婉缓慢的叙述和充满天蓝色调的诗意情境来小结死亡的恐怖和战栗。
他们的死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我们在一开始就能从他们的言行感觉到他们对大海的执着,意识到他们必定是要回归到大海的,因此,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心理感情的铺垫。而吕克贝松把他们的死放置在迷人的大海场景当中。这种迷人的情景也是削减恐怖和伤痛的重要因素。
整部电影呈现出一个诗意盎然的审美空间。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和死亡的地方都在大海。片中的大海永远那么湛蓝,那么平静,那么安祥。平静的大海可以带来很多东西,比如希望,比如舒适,比如亲切。大海,是他们自由生命的凸现,是他们的归宿,也是他们生命家园的象征。
恩佐和雅克,除了潜海还是潜海。人最神往和关注的是人的存在形式。潜海是他们生命本质最唯美的存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舒解完成他们内心的情结,完成他们某种理想和愿望。恩佐与大海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界限,所以他要借助酒精来看到美人鱼。他的深潜是一种征服,一种对对手、对自身,甚至对大海的征服。而雅克有着海豚般的身体机能,他与大海有着天然的联系,与大海完美融合着,因而每一次潜入大海都是生命形式的完美表现。他在海底处于自由无极的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生命找到了原初的归宿。因此,他会说倒霉的时候,是大海不要你的时候。会说最难的是在海底找个理由浮上来。因此会用生命来让美人鱼——也可以说是大海来见证自己的真挚与纯真。恩佐与雅克的死亡是一次最彻底的生命征服和归宿,在这种死亡的仪式中,才找到生命最理想的呈现。
海德格尔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与死之间的存在。”在生命的任何时刻我们都走向死亡,死亡,其实是生命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生命意识与死亡意识不是完全对立,绝然分开的,而是相连相融的。对死亡的关注也正是对生命关注的重要内涵。吕克贝松对死亡的独特观照就是把生命意识潜注入死亡意识,用死亡昭示生命的追求与存在。他把死亡看成一种回归,回归自我,回归家园,回归生命,回归人本主体的自由畅达。恩佐如果愿意接受抢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但他执意要雅克把他放回海底。而雅克呢,尽管他为朋友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悲痛,但他清楚地意识到回归大海对恩佐意味着什么。雅克第一次与乔安娜热恋的时候未能进入状态而来到海底,与海豚游戏,并有暧昧亲昵的行为。第二次热恋的时候却产生了在大海畅游舒展的幻想。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雅克身上回归家园的意识潜在内趋力的结果。乔安娜与雅克无疑是相亲相爱的,是真挚而纯洁的。但她与雅克在对大海,确切一点来说对潜海,对人生是有着不可调和的分歧的。从她在众人为潜海比赛继续举行而鼓掌欢呼时她流露出的落寞伤感的神情,就能知道她内心对潜海抗拒。她不喜欢潜水,更加不喜欢自己的爱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潜水,不喜欢大海把自己与爱人雅克分割。她想要的生活是与雅克“同一所房子,同一辆车”,在陆地上与雅克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而雅克,他是一个不能离开大海的人,他对大海的眷顾、依恋是那么的纯粹,那么的根深蒂固,无论从肉体上还是心灵、情感上,都纯粹得有点近乎苛刻,有力地支配着生命中的一切,也无可阻挠地割断了他与人世的联系——爱情与亲情。因此,乔安娜的哭喊与哀求无法让他回头,当他潜入海底的时候,爱人与爱人腹中的孩子也不能成为他浮上来的理由。海豚轻轻的呼喊却轻易地让他松开了唯一能安全浮上海面的绳子,永远地把他带走了。他坦然安详地接受死亡,就象坦然安详地接受新生一样。是什么东西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理想的追求,家园的回归。
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家园就是他的城堡。在我的理解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为他提供安宁的庇护,那么这种东西就能成为他的城堡,也就是他的家园。譬如一所房子,一个信仰,或者一个深深的情结。在《碧海情深》中,一个小小的浴缸,就能成为雅克叔叔的家园,而对于恩佐与雅克来说,大海就是他们永恒的眷顾,最原初的归宿。
我想到海德格尔所说的“无家可归成为了当今世界的命运”。这是人类的困境。在《碧海情深》中,大海是一个隐寓,吕克贝松升华了死亡的意义,向世人张扬了生命,以及告诉了世人,在回归家园、回归理想的生命形态的过程当中,我们究竟如何追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