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师”不乍的

如今的“大师”不乍的

穴流杂文2025-11-30 08:22:26
前几天因为县里一个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的事情,与有关领导到了桂林广西师大,与师大的专家教授在谈到地方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问题时,师大文学院一教授说前几年策划地方文化旅游项目有一个绝招,十分有效,可以说“吹糠
前几天因为县里一个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的事情,与有关领导到了桂林广西师大,与师大的专家教授在谈到地方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问题时,师大文学院一教授说前几年策划地方文化旅游项目有一个绝招,十分有效,可以说“吹糠见米”——就是请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到那地方,作一场文化主题报告,写上一篇文化散文,保准你这地方立马炒热,而且热得火爆!
我不是余秋雨的粉丝,对大师的作品虽有涉猎,但也不至于痴迷的地步。记得前几年因为工作和心情的原因,偶有写上一两篇称之为“散文”的东西,读过的同事说我的旅游散记有余秋雨文化苦旅散文的“味道”。之前并不上心,听了同事那通“评论”之后,才找来余大师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认真读了读,还把一个师兄写的充满赞誉大师的《余秋雨的背影》读了个遍。发觉大师的文章确实写得好,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起笔不凡,收官自如,浩浩荡荡,一览无余——真乃大师风范也!也怪不得前几年能在萧寂的文坛掀起狂澜,引得众多不同层次的读者如痴如醉!
时过今日,余秋雨还是那个余秋雨,作品却没那些年出得勤快,受追捧的程度却也相异天地。师大教授说,前几年还是香孛孛的余秋雨,这几年确实惟恐避之不及。前几年依靠大师的名气炒热某个文化旅游项目的绝招如今再也不灵了——原因是大师这几年的负面影响也和前几年的名气影响一样深——对此我非常赞同,深有同感!
别的不说,就说这段时间,大师的“假捐款”事件在网上就闹得沸沸扬扬。一方说大师只是“口头捐款”,实际根本没捐,即使捐了也远没他自己允诺的20万元。大师在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出来回应,也始终对关键问题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实在逃不过纠缠,大师最后还高调的宣称要“追加30万捐款,给捐建的图书馆添置设备”!前事尚未哩清,又来个根本就没有底气的“追加”——此种作派让我怎么也不敢相信竟是发生在前几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大师身上!所谓大师,其身上不知寄托了多少顶礼膜拜粉丝们的道德标准。什么是大师?就是他们的智慧、道德、信誉、学识超凡俗人之上者!而从余秋雨这段时间对“假捐门”的处理,让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大师智慧所然!
由此又想到前段时间同样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学界对“楚辞大师”文怀沙的年龄、人品、学识的质疑……
余秋雨显然不差那区区20万元的捐款,也不差后面追加的30万元人民币。既然在公众面前高调许诺,就不应该爽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师首先应该是君子吧?
也许有人会说,大师也是凡人,大师也有犯糊涂的时候。那么是什么使得高高在上仰观若神的大师糊涂如此呢——无非还不是名利浸透了本就不纯的心灵!
泱泱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名来,皆为利往。在这物欲横流的市场时代,谁能保证不为铜臭所诱呢?
如今的大师也不乍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