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不能成了网民的自说自应

网络问政不能成了网民的自说自应

系絫杂文2025-09-12 19:20:56
南京市何时实施年次票制,一直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结果,有市民早在4月15日就在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发了帖子,按规定应在24小时获得回复。但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多名网友在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发改委论坛上望眼
南京市何时实施年次票制,一直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结果,有市民早在4月15日就在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发了帖子,按规定应在24小时获得回复。但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多名网友在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发改委论坛上望眼欲穿,却没有获得一条官方答复。失望之下,有网友不由感慨:“发改委就是牛。”(05月17日来源:《扬子晚报》)。
规定应在24小时给予回复。一个月也没有获得官方的答复,这是怎样的一种冷漠和傲慢?这是怎样的一种蔑视和冷眼?在南京市发改委的心目中,公众还有什么分量?网民还有什么价值?规定还有什么意义?
网络问政是近两年伴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群众参政议政方式,它把政治由少数人的职业变成了大多数人的关切,它让以往神秘不可捉摸的行政变得透明,让过去很难上达的公众声音有了一条通畅的渠道,它架起了政府与公民,官员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这种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改变了官员的行政方式。使得官员们在作决策、订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公众的意见,必须要考虑社会心理,必须要考虑工作的落实、必须要考虑政策的效果。所以网络问政的出现既受到了百姓的热捧,也受到许多官员的青睐,网络问政在中国才方兴未艾,才备受推崇1
但是,从这条新闻中,人们看到,网络问政的效果在一些地方不能高估,在这些地方,还是官员把网络问政当回事,它就是回事,官员不把网络问政当回事,它就什么也不是,最多是个网民自说自应。你看,南京市本来有规定,官员应在24小时回复网民网络问政的帖子,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南京市发改委却连泡都不冒一个,气都不吐一口,声都不吭一下。让发帖子的人望断天涯路,也看不到回声;等得花儿谢了,也等不到答复!网络问政是头撞在橡皮墙上,拳打在棉花包上,问在了墙头上。
缘何会出现这种网络问政成了网民的自说自应的现象呢?关键还是对网络问政的规定是虚的,官员回应不回应对他的利益丝毫无损,对他的前程丝毫无碍。既不影响他的收入,也不影响他的职务,还不影响它的升迁!不回应还有可能少去很多麻烦,而一旦回应了,弄得不好还会落下麻烦。比方说答复得不好让人穷追不舍,解释得不圆润,让人挑筋剥刺。最后不仅不能干净脱身,还会被人肉出一些隐私来,白白地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所以,有官员对网络问政就来个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是见而不答,闻而不理,网络问政就成了网民的自说自应。
因此,要根除这种网络问政只是网民自说自应现象,关键的一条,还是要把官员对待网络问政的态度纳入政绩考核之中,而且是要把考核的权力交给公众。那些对网络问政不理不睬,不应不答的官员本身心目中就没有群众,不如干脆就让群众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这样,网络问政才可能真正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成为官民沟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一条通畅的桥梁!官员对待群众才有可能更谦恭,决策才会更合理,更有科学性。政府的政策才可能更惠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