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与求是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论的思想精髓。二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高举“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率领着亿万人民砸碎“两个凡是”的束缚,果断的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列主义活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论的思想精髓。二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高举“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率领着亿万人民砸碎“两个凡是”的束缚,果断的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列主义活的灵魂。使中国人民获得自“五四”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但思想解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每一次思想解放之后又会出现新的盲区和误区,出现又一轮的思想禁锢和做茧自束。若不能正确理解、全面掌握实践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就不能及时冲出盲区和误区,就有可能使人的思维形式再度陷入一个难以摆脱的怪圈,从而违背“实事求是”这一活的灵魂和思想精髓。
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真理,就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牛顿力学三定律也不是绝对真理,在处理高速运动中的力学问题时,就只能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有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自然科学中的真理如此,社会科学中的真理也不例外。把相对的真理当做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就等于把真理庸俗化、绝对化,就是在扼杀真理!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从一个强国、大国堕落为一个落后的、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地理上及意识上的闭关自守。把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和封建真理当作教条使用,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拒绝改革开放。使原来相对合理的东西随着时空的变动而变得荒谬。
毛泽东主席也是因为把“阶级斗争”看成了绝对真理,致使他在晚年犯下了令人遗憾的错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汲取了这些教训,果断的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大胆而又慎重地“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释说: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二,非剥削化”;85年3月7日又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92年1月南巡时又解释说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试想,如果邓大人把他过去的话当作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不及时地予以补充和完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达到如今这种程度吗?假如邓大人活到今天,是不是又该对过去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
之所以把“实事求是”与改革发展的实践连系在一起,是因为近年来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形式主义以及“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社会风气在某些地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腐败现象。腐败导致渎职,渎职导致人浮于事,导致效率低下,导致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的畸形发展,最终阻碍甚至于断送可持续发展。
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求是”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就是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实践对真理具有检验作用,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实践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不是所有的实践结论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回答是否定的。
带有某种预期目的的短期行为也是实践,但这样的“功利实践”大多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然这里所指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短暂实践也可取得近期效益,也可被短暂的实践检验为有利于发展的“真理”,但若用这样的“真理”指导实践,最终将会葬送整个事业。许多“献礼工程”刚刚峻工时,庆功会上的讲话和媒体宣传总是宣称:“实践证明,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奇迹,多快好省飞速发展”;雨后春笋般的开发区建设和綦江彩虹桥也曾被当作经济发展的标志。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绚丽的成果只不过是用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堆“豆腐渣”。“一天要顶二十年”的大跃进当中,不也经常说“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完全可以一日千里飞速跃进,赶英超美指日可待”吗?揪出“党内最大走资派”时,也说“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而且“成绩辉煌”……现在也许有“实践证明,腐败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真理,但那经济的发展却是畸形的、短暂的。得到的是看得见的蝇头小利,失去的却是看不见的发展空间。开荒种地、围湖造田不是也被实践证明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吗?大力发展牧区种群数量,不是也被当作“富牧”的政绩吗?大肆砍伐森林不是也能增加木材产量、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经济发展吗?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不是也被实践证明可以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吗?
片面的实践或实践中的偶然现象也不能作为真理标准。例如,“盲人摸象”也是实践,如果某一位盲人硬要把自己的实践结论强加于人,说“实践证明,大象的形状就像一根棍子”,你能接受这样的真理吗?假如这位盲人有权有势,你又如何对待这种“真理”?
不同的机制管理意味着对不同实践的制约和激励,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某些不合理的机制导致了实践的狭隘性和偏激性,摧残了人的真诚与创造力。“造反有理”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及“知识越多越反动”等理论,就是被狭隘偏激的实践检验的“真理”。这样的“真理”无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无益于强国富民的战略决策。
同样的实践也会由于各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有别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尽管有了“龟兔赛跑”的实践,站在兔子立场上的人和站在乌龟立场上的人,从中得出的结论决不会相同。即使同是站在乌龟立场上的人,可以得出“实践证明,乌龟确实比兔子跑得快”的结论,也可以得出“兔子跑着跑这就会睡着”的结论;还可以总结为“乌龟从来不知疲倦,每时每刻都在前进着”。当我们用这样的“真理”去概括全局指导实践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非常明确:认真扎实地在实践中求是;并用务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事实践。归根结蒂: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说着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中国的封建基础形成了深厚的专制土壤。专制的权力只承认步步高升、保官掌权的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朋友之间,有些伤害一次就够了
下一篇:感悟太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