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作秀教授”非你莫属

易中天,“作秀教授”非你莫属

还途杂文2025-04-07 15:31:40
据说,易中天先生最近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非常网络》栏目中,又大大地“秀”了一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这样:面对主持人林白和姜华提出的“关于《品三国》图书火爆、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等问
据说,易中天先生最近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非常网络》栏目中,又大大地“秀”了一把。
事情的经过大致这样:面对主持人林白和姜华提出的“关于《品三国》图书火爆、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等问题时,易中天怒发冲冠,非但不屑回说,而且干脆说,“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他还多次以讥讽的口吻问主持人还要继续愚蠢下去吗?嘲讽应该开个主持人培训班;质问主持人怎么就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等等。主持人几度被噎到无语,特写镜头中甚至能看到他们面露难色、眼泛泪光。
看完这个报道,笔者只能说:易中天,你的作秀技巧越发得炉火纯青了。以前只觉得你在《百家讲坛》中将《三国演义》秀得如火如荼,而且秀得恰到好处。那时我觉得你的“秀”是必要的,也是幽默的。可是如今这件事确实有点不地道。
且不说主持人本身也有自己的短处,或者说还有节目本身的需要。更进一步说,也许这几个问题就是广大观众急切想知道结果的、感兴趣的话题;仅从为人处事的层面讲,你也不必这样大伤人的自尊,大伤人的面子。你还说什么“不要以为什么事儿都是策划的,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其实我倒要问问你,你的行为这样出格,这样“另类”,这样“惹眼”,你究竟出于什么动机?是不是也是一种事前的策划或是谋略?易中天先生,你不要以为媒体真的很弱智,更不以为大众很弱智。
图书火爆有无炒作?与余秋雨先生的网络战有无保持名人热度的嫌疑等等问题,实质上回答起来并不难。即使你给出了一个坦荡的肯定答案,对你也许并无任何损害。因为炒作是正常的,人们并不会感到新奇。如果真是媒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也可以和颜悦色地予以否定,甚至幽他一默。这对于伶牙利齿的你来说,好像并不困难。你犯得着这样恼怒吗?犯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吗?
“诸多网友就此事件昨日发表评论,大多数认为,虽然主持人的提问水准一般,但易中天的表现算不上是一个有修养和懂得尊重人的学者。从他的言谈可以看出,他对所有问题都怀着一种戒备和防御的态度,他已经习惯了认为所有人问的话里面都存在着陷阱。
而科教节目中心主任徐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这样认为,“我觉得很正常,易中天老师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为什么只能是主持人给别人上课呢?主持人也得像别人学习,跟易中天老师这样的嘉宾做节目就是吸氧的过程,只有大吸才能大放。主持人不懂就是不懂,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种差距和不足,并把它放大,才能有进步。观众和网友之所以讨论这件事,是因为他们平时很少看到这种最真实状况的展现,为了追求节目的完美,像这样的碰撞甚至说尴尬可能会被删掉,而这次我们愿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态度。两位主持人录完节目后也跟我聊了几句,他们说气氛很热烈,学到了很多东西。”
网友的分析也罢,徐滔的辩说也好,笔者认为都没有深入到事实的本质。显然,网友有点激愤,质疑的是易中天先生的个人品德修养,这个有点说大了,笔者从不怀疑易先生的德行。徐滔的话则无疑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做法。而我认为易先生,从头至终,一直在表现“个性”,表现“与众不同”,表现自己的“真实”。因为易先生深深懂得,唯有“大表现”,才能“大反响”。至于是正方向或是反方向的影响,相比影响而言,都是其次或再次的东西了。
易中天先生对媒体的了解,俨然超出了媒体工作者的想像。而且媒体在他的手中,就仿佛是《三国》中的人物一样。
于是乎,易中天先生从一个人文学教授自然进化到了一个“作秀教授”的层次。我们贺喜易先生,看来易先生将永不寂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