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该怎样老去?
与几个原中学的老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到德高望重的某老师,他50年代从北大外交系毕业,曾做过某将军的秘书,文笔十分了得。文革中被整,下放到18中教书,是著名语文教师,重庆诗歌协会会员。我在学校时对之十分敬
与几个原中学的老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到德高望重的某老师,他50年代从北大外交系毕业,曾做过某将军的秘书,文笔十分了得。文革中被整,下放到18中教书,是著名语文教师,重庆诗歌协会会员。我在学校时对之十分敬仰,时常讨教。他对时局的观察十分敏锐,秉持可贵的民主意识,时常针砭时弊,睿智敢言,实为一位难得的智者。但是,如今却听说他在80多岁的年龄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喜欢上了收集废品,有一天居然为抢几个饮料瓶子与一个老太婆互不相让地争了起来。闻此消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的姑父年轻时毕业于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曾在宪兵队任职,仪表堂堂,目光如炬,一付军人风范,我小时候有些畏惧他。文革期间遭受许多迫害也没有压垮,但却败在了年龄上面,当他70多岁时,常常因怕死而偷偷哭泣,性格变得胆小、悲观、狭隘。还有儿子的外公,国防企业高级工程师,从前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发明创造不亚于德国专家,退休后却迷失了自己,为了挣几个钱来用,在家里养蝎子,钱没挣上,还把他儿子蜇伤。又被传销诈骗,丢了不少钱,给家人带来不少麻烦,后来几乎痴呆,被送进普通养老院了此残生,70多岁竟已糊涂到家了。
孔子说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个“得”大致是贪的意思,是说人老了要谨防自己的贪念,要戒贪得无厌。联想到清朝的慈禧太后,我朝的毛老大人,年轻时都睿智一时,志得意满,可到了知天命之年却不知进退,贪恋权柄,保守加糊涂,焉能不误国误民,贻害后世?他们的误区是,不相信科学规律,不承认人类衰老的事实,坚信自己是个例外,能够永远伟大正确,在那些奴才的吹捧下利令智昏,如此糊涂不贻笑大方才怪呢。
我认为,人到老年体力智商自然都会下降,这是谁也逃不掉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们又常说老年人更有智慧,老年智者的话语往往都是经典,不是有言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吗?老年人智商虽然下降,但智慧却不一定会降低,这种智慧是一种透彻人生的智慧,所以孔子又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了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仅仅智商高,反应快,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那么不管他曾经多么春风得意,呼风唤雨,到了养老阶段很可能会迅速衰落,变成一个既贪生怕死又贪图蝇头小利的可怜虫;反之,有些年轻时智商并不太高,然而却不断探求人生智慧,参悟世间万象之人,往往越老越智慧,越老越迷人,大器晚成,泽被后世。远如苏格拉底,活了71岁,他被雅典的统治者以“不敬神”“腐蚀青年”为罪名判处死刑。他的学生和朋友们多次劝他逃离雅典,并为他安排了万无一失的逃跑计划,但他坚决拒绝。他认为尽管加给他的罪名纯属诬陷,但他既是雅典的公民,就应该遵守雅典的法律。行刑的那天,来看望他的学生和亲友都十分悲痛,而他却镇定自若,谈笑依旧,最后从行刑官手里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从容赴死,成为被传诵千古的智者典范。近者如梁漱溟,他从60多岁因与毛大人政见不同而挨批开始,直到80来岁解禁,期间为坚持己见不惜与权力之巅的毛针锋相对地辩论,受到诸多迫害,然置生死于度外,自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他活了95岁,却没有越老越怕死越老越糊涂。
美国总统里根,在80多岁罹患老年痴呆症,他没有为面子而隐瞒真相,而是公开自己的病症,到去世的10年间,借助媒体,全世界的人都“目睹”了里根病情发展的全过程。正是里根和夫人南希与疾病斗争的巨大勇气,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有人说,里根为人类留下的最大遗产之一,就是引起了全世界对这种疾病的关注。所以说,老年痴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拼命地企图掩盖真相,如同老毛在不能坐立,口水横流的状态下还要化妆去见外国元首,这才是老年人的悲哀。宋美龄确实高寿,活了106岁,可贵的是她不但身体健康,而且精神更健康。她对国事的奉献与淡泊,对世间的大爱与关切,对自身安危荣辱的超然,令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的境界与智慧。她说:“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苟且地活着。”88岁时的宋美龄发表文章《我将再起》,仍然激动人心;100岁时的宋美龄,看上去还是那么睿智与坚定。在她身上我们难以看到高龄人的萎顿与痴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我觉得,这是信仰和智慧的相结合的力量。预先为自己的老年安排好归宿和隐退是一种智慧,不至于像某些老人那样晚节不保,贻笑于后人;坚信上帝,透彻生死是全能的信仰之力,使我们不至于在本该大彻大悟之时却贪生怕死,或被物欲缠心,成为人们眼中的可怜虫;我们还可以在年轻之时便培养自己的勇气,培养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为了人生既定之目标而勇猛精进。当然我们仅靠血气之勇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我们还必须信靠神的力量,才能够视困难如草芥,奔向那远在地平线外的目标,不管年事多高,体力多衰,直到倒地之前的一瞬间,我们的心灵仍然被信心和意志充满。我以为这才是人生之正途。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别把自己当上帝
下一篇:为撤掉驻京办拍手叫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