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关于人性问题给南京大学吴连升的信

1980年关于人性问题给南京大学吴连升的信

悯惜杂文2025-03-20 12:15:32
连升同志:来信收阅。因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许多时间,所以直到今天,才与你回信,希请原谅。我衷心地感谢你对我的鼓励,也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我只是一个中师生,现在又是体力劳动者,能与你一个才华洋溢的研究生
连升同志:
来信收阅。因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许多时间,所以直到今天,才与你回信,希请原谅。我衷心地感谢你对我的鼓励,也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我只是一个中师生,现在又是体力劳动者,能与你一个才华洋溢的研究生作朋友,感到非常荣幸。老一辈学者、教师、专家、诚然值得尊敬,许多问题理应向他们请教。但我总觉得,他们的思想僵化,十分保守。所以我认为研究问题不能沿他们的足步走,而应当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攀登。
你认为人性是后天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我是不敢苟同的。我对人性的定义,十分明白。“人性是人特殊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总和。”这就是说,人性既有先天的成份,也有后天的成份。什么是人的特殊自然性呢?这是人从动物向人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属性。这些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事物进化序列,是不间断的,物与物间并没有不可愈越的鸿沟。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别,生命和非生命的差别,那是渐进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人要想一下就抓住物与物间的不同特征,是根本不容易的。高等事物总包含低等事物的属性,低级属性往往被包含在高级事物中,不过高级事物更有自己的特性。从共性来讲,人和物、人和兽根本无区别。社会,只是生物群居的高级存在形式。许多生物,如蚂蚁、蜜蜂、大雁、野牛、狼、猴等,都有群居性。人类社会的利已性,阶级斗争性,只不过生物界生存竞争,在人类社会的重演。我所说的人的自然性,是人为了求生、谋食、在动物生存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的理性和特殊解决人生存的手段[劳动]。我认为理性和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这是人类共有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形成了人的手脚分工,形成了理性的头脑,形成了能交际的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和理性,是人的本能,是人在求生求食中发展起来的。工具的制造,理性的发展,使人类能将整个自然编纂起来,使人能利用一切物的尺度来为人类服务。理性和劳动,是生物本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又是人特有的自然属性。这二种属性,为人类发展,人类社会的建立创造了各种条件。劳动和理性形成了人的语言,形成了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形成了人与人间的联系,这三点也可以说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些属性,为任何人、任何社会所共有。在人类共同联系,共同目的基础上,人类建立了社会,以共同求生求食繁衍后代。求生、求食繁衍后代,是一切动物的共同之点。人与动物的不同,却是在理性控制下集成社会,共同生产、劳动、消费中,求生、求食,繁衍后代,这就是人与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生存斗争,这是生物普遍的规律。人结成社会,在于以共同的力量,以对付凶恶自然界。以求得人的共同生存,这是生物的种间竞争在人类社会的表现。不过,这种斗争,在人类社会,更表现为种内的斗争,即人们个体、群体、阶级、集团各为自己的私利,斗争就更残酷得多。总的说来,社会,只是特殊的自然而已。你认为情欲是社会的产物,先天性不应当有情欲。其实,哺乳动物中,早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即使动物没有情感,而人最高的智欲即理性,都属于人的特殊自然性,理性控制下的情欲,不是就更属于自然的属性么?
我把社会看作特殊自然,那是否社会是单独存在的?为什么说人性是特殊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总和呢?这些都还得说明一下。社会是特殊的自然,是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来看的,是指社会是自然中产生的,这是从社会与自然的共性上来说的。社会既是特殊的自然,就有与自然区别的特殊性,当然就有不同于自然的地方,就能独立于自然存在。社会是从自然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的人,为共同的求生求食形成了人的共同目的,意愿,就结合起来,共同劳动,共同发展,这就有了社会。为维持社会存在,就有了社会组织,道德、秩序、规范。人越向前发展,就越要求人类的满足。人就要发展生产力,开发自然,使自然受人类统治。这些,已不是人只为了简单满足自己生活生存的需要,而是人的欲望的无限扩大。当然,欲望也是以人的生活本能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人类形成了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消费、分配、婚姻、家庭、组织、秩序,形成了人道、风俗、道德、习惯、纪律、组织、意识、文化。这些方面都可以说是人的属性,但它们是后天产生的。这就使先天的属性与后天的属性区别开来。然而,无论先天的属性还是后天的属性都是人性,这就是我的人性定义的根据。
人性一词,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人性,我认为是指的人的一切属性。这些属性包括各种人与自然的共性。狭义的人性,是指人的特殊性,与其它事物的特殊区别,它就是人类特殊自然性和人类后天人性的总和。我的定义,是指的与物区别而又人人共有的属性。一般讨论人性,为更为狭义的人性。它恰恰是指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区别的属性,它就是人类的特殊自然性,而是不包括后天的社会性的。一般人们讨论的人性,恰恰是这种人性,而不是它种。因为人性概念的产生,同马性、牛性、猪性是同等层次的。它是指的同是动物基础上的某类的共同特征。即不同于其它类的属性,而不是后来发展中形成的属性,人性也是如此。人性也是承认人是兽的基础上,区别于兽的特性。人性倾向后天,是说不明人和兽的关系的。更说不明二者最初的根本区别。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许多东西,哪一点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性?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道德,都说不明哪一种最根本。因为,这些都是人后天的目的而逐渐形成的。人性,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与人间形成的社会结构性,是人的属性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切方面。社会关系是在人的理性和劳动基础上建立的,理性和劳动,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关系是按人的目的意志建立的,作为社会属性本身来说,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但是,一切本质的东西,只是属性的一部份,而不是属性全部。所以,不能说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性。
社会的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法律性、道德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社会人的属性的某一方面。但是,这一切属性,都是人的本质性即理性和劳动的产物,所以这些属性不是根本的人性。阶级性,只是不同经济集团的人的一种属性,不是所有人的共性,更不是某个人的个性。当然,任何人从属于一定阶级,任何人都有阶级性,这是人共同的。这里所说,阶级性不是人类共性,是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