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而不苦的狄更生

孤而不苦的狄更生

杂遝杂文2025-04-14 03:30:18
家庭富裕的美国女诗人狄更生一生是孤独的。在她生活的56年里,没有婚嫁,很少结交朋友,足不出户,几乎和外界隔绝,过着女尼一样的生活,与一个未嫁的姐姐一生相伴,孤寂无闻。她常常和上帝说话,上帝说生命在,灵
家庭富裕的美国女诗人狄更生一生是孤独的。在她生活的56年里,没有婚嫁,很少结交朋友,足不出户,几乎和外界隔绝,过着女尼一样的生活,与一个未嫁的姐姐一生相伴,孤寂无闻。
她常常和上帝说话,上帝说生命在,灵魂就在,有了灵魂就能拥有一切。她信。推窗望月,月中层层光晕;眺望明天,明天无数可能。一个诗心可以从一杯茶里倒出苦乐,从静观天地中洞明世事。苦与痛真正的内涵就是让人不停复苏。
人生有二苦,局限重重,无法自主;选择多多,无从取舍。诗人决无头昏脑胀,四分无裂的苦,她坚守自信,血肉共生。东坡居士的文才在于自在生活,纵步已路。武术家的境界是意守丹田。狄更生有高傲的孤独、对宗教追求的失望、死的安详,她的诗有谜一般的意趣。
活着就要有追求,不轻言放弃。要有创新,要相信远方。正如她诗中写道:“古老的优美品质,新的主题——东方啊,的确亘古,可是在他紫金色的天幕上,每个黎明,都是新的一幕。”
狄更生淡泊名利,置生死于轻燕。死亡这一主题在她的诗中未显恐惧和悲哀,而是表现了一种亲切和慰藉。
当知更鸟飞来时
如果我不再活着,
请代我给那只头上长红羽的鸟儿
一把食以示纪念。

如果我因睡得太死,
不能对你表示谢意,
你也要知道我的已像石一样的
嘴唇一直在试着谢你!
永远化为石,真好。多么宁静的心态,纯美的构想。没有人生的历练和感悟恐怕是体会不出来的。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
他体贴地停下来等我——
马车只载着我们两个——
还有永生。

我们慢慢行进——他从不着急
我放下了我的工作,
我的闲暇,
为了他的善意。

我们路过学校,孩子们
在操场上——游戏——
我们路过凝视的麦田——
我们路过西沉的落日——

毋宁说,落日路过我们——
露水让我直打寒颤——
我只穿了一件丝衣——
和薄纱的披肩——

我们在一间房子前停下
像是地上的小丘——
屋顶几乎看不见——
泥土——快盖过了檐口——

许多世纪——过去了——可是——
感觉比一天还短——
我这才怀疑我们到达的
是无限的时间——
诗人以一个逝去几个世纪的人的口吻,回忆了那个“死亡”伴作车夫,彬彬有礼地“邀请”她的经历。“他”(死亡)将她引向永恒。“死亡”优雅地将诗人带入最终的“房”——“一片地面隆起”之地。一种接受者的平静的语调,暗指诗人信仰的“不朽”,这种不朽即是伴她上路的伴侣。“死亡”被诗人拟人化,他是一位不可避免的征服者,他伴诗人上了马车,在缓慢的进行中,诗人意识到,这次旅行将走向永恒。
爱是永恒的,未嫁但爱永存。狄更生同样颂扬那种真诚专一的爱情,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爱情,那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爱情,在诗人笔下清新新颖独特绽放。
我一直在爱
我可以向你证明
直到我开始爱
我从未活得充分——

我将永远爱下去
也可以向你论证
爱就是生命
生命有不休的特性

如果,亲爱的,
对此也抱怀疑
我就无从举证,
除了,骷髅地——
另一首:
爱,先于生命
后于,死亡
是创造的起点
世界的原型
生命就是在无数次等待中前行。一次次渴盼,一次次沉醉,相信美好永在。
如果你能在秋天到来,
我会把夏季拂掉,
半含轻蔑,半含微笑,
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

如果一年后能看到你,
我将把月份绕成团,
分别放在不同的抽屉,
直到那些时间到来。

如果只是耽搁几个世纪,
我会用我的手指来数计,
把手指逐一弯曲,
直到全部落在亡者的国度里。

如果确定我们将相聚,
在你我生命终结之时,
我愿意把生命像果皮一样,
远远的抛弃。

但是,现在还不能确知,
你我何时才能相聚,
这像毒蜂一样把我刺痛,
而它并未亮出它的毒刺。
人生有梦,就会开花。如果能让一颗心不再疼痛,就会感到知足,快乐。
去造一个草原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还有梦。如果蜜蜂不多,单靠梦也行。
人生终要归于宁静,只要我们不虚此行。没有白来人世,就是永远的幸福和安宁。
当喧哗与躁动的心将慢慢平静
你将如何透过晨雾那般
看到玫瑰色的阳光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便没有白活一场
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
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
或者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它的巢中
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留下诗稿1,775首。在她生前只有7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抄录出来发表。即便于此,生前也是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当现代派诗歌走红之后,这样一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奇女子,竟成为美国19世纪文坛的“主要声音”。因为他的作品是纯天然的,是天籁的音响,是灵魂在歌唱。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狄更生所作诗篇短小,清新隽永,多具意象,诗题大多是爱情、友情、死亡和自然界的变化,品格独特,深刻凝重,哲理化,格言化,发人深醒。她思考的是现实生活,品味的是真实人生,给我们以哲理以大美和大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