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出路探索

中国教育出路探索

蚓窍杂文2025-10-16 06:52:39
(一)中国教育就像臭裹脚布近日在收看周立波海派清口相声节目时偶尔听到周提到现在孩子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小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一个个看上去很“酷”。有一个小女孩在母亲节为母亲在电台点了
(一)中国教育就像臭裹脚布
近日在收看周立波海派清口相声节目时偶尔听到周提到现在孩子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小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一个个看上去很“酷”。有一个小女孩在母亲节为母亲在电台点了一首歌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为什么呢?原来她的母亲对她管教极严,而她偏偏又是个极为顽皮的孩子,因而挨打挨训就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到大,她母亲对付她的武器可谓层出不穷,招式也日新月异。这场“训女”之战一打就是十多年,堪称中国式家庭教育之典范。而另一种极端现象则是,中国父母对儿女宠溺过度,大多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称王称霸,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也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教育。骄奢淫逸的生活环境和不负重荷的学业压力,再加上强制机械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情况必然导致这些孩子心理、心灵畸形地成长。
在中国任何一座学校,你随便拉一位学生来问问,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要么作一脸茫然状,要么就说为了应付考试或者为了赚钱。
是啊,我们中国的孩子到学校去念书,背着沉重的书包,戴上近视眼镜,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不得不读书的任务。本来教育读书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开智,变得愈来愈聪明,愈来愈智慧,愈来愈具有发现真理的能力,愈来愈具有发明真实(工具)的能力,愈来愈具有创造真诚(成)(新观念)的能力。然而,中国人的教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教育(古代是旧八股,现代则是新八股),其结果都一样,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不仅不能促使中国人变得愈来愈聪明、愈来愈智慧、愈来愈具有发现(真理)、发明(真实)、创造(真诚)的能力,而是完全相反,变得愈来愈不知道什么叫做“发现真理”,不知道什么叫做“发明真实工具”,不知道什么叫做“创造真诚(成)的新观念”。甚至很多人成为了这种吃人教育体制的牺牲品。
一位学生的母亲昏倒在地,他去扶她,母亲悲怆地喊:“我死了算了,管我作什么?你用功罢!你用功罢!”一位老师上课时,偶尔提到题外做人的话,学生马上就抗议:“我们不要学做人,我们要学应付考试。”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生命诚可贵,分数价更高。”以分数择人以成绩看人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力与创造力,荼毒了孩子尚纯稚的心灵,酿造了一个个血的事实与惨案。
打开中国孩子的书包,全是公式化的教科书、辅导书、试卷,可想而知学生仅作业负担就极其沉重了。然而这种僵化式的、过时的、无用的、公式性的填鸭式的教育,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它大大扼杀了人的性灵,残酷地剥夺了孩子童真的乐趣,当学习成为一种苦役时,学习的意义也就全部丧失了。所以学生们对上学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对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边学边忘,即用即扔,学习的唯一目的变成了应付考试。而这种现象走向极端,就出现了分数杀人的荒诞事件。
在西宁某种中学,五位平时成绩不错的女学生,因为期中考成绩不理想,思想包袱沉重,其中一个女学生买了170颗舒安定片,其他几名同学便纷纷效仿,于是集体自杀,最多的服了21片,最少的服了10片,当老师找到她们时,她们正并排躺在南山坡等死。幸好发现及时,她们获救了。这件事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而教育依然原地踏步,没有改观,这样的事情也依然在持续上演。我们不禁迷惑了: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的教育界人士都在干什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其实比其他一切的社会问题都更为重要,可是多少年了,中国的教育依然如故,换汤不换药,不但不能成为启发人心智、促进人自身解放的良师益友,反而变成了杀人的工具!这太可怕了!
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难道仅仅用分数就能被界定吗?“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分数是外在的,学业成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显现而已。那么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中国的教育要先革除应试教育,就如同当年拿掉女人的裹脚步一般,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孩子才不会继续被斫丧!
与中国孩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的孩子,他们没有沉重的学业负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他们没有父母滔滔不绝的公式性教化,他们上学是为了享受乐趣增长知识,他们上学是为了以后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们一般前途坦荡,心理健康,充满欢愉。
不知到哪一天,我们中国的孩子才能像西方国家的孩子那样活出童真的乐趣,品出读书的滋味,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育应该“三级跳”
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像是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教育的一大弊端体现在“应试”上,学习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这是“裹脚布”臭之所在(前一篇已阐述,这里不再赘述)。而教育的另一大弊端则就是“长”。
古时候也不过是“十年寒窗”便可考取功名了,如今的学生生涯则更加漫长,从幼稚园一直念到大学,要花十六、七年的时间,如果再考研究生、拿博士学位,那等学业结束人也已近中年了(现在倒好,连幼稚园都分小班、中班、大班了,也就是比原来的人读书时间又增长了二三年。我看以后再发展下去,就连幼幼稚园都会开出来,人一生下来就得上学了)。于是乎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抛掷在学校里,全奉献给书本了。如果说这些时间花得值得的话倒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付出竟都用于啃那些死书,无任何实用价值,很多学校毕业出来的高才生到了社会上竟成了“低能儿”,中国人考试的成绩绝对不亚于西方人,独动手能力与生存能力却远远不如西方人。
脱离实践的读书是无用的,理论不能应用实际,读再多的书也枉然。除了无用外,接受教育的速度也慢得惊人,一个人本可以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它要花上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我本人有亲身体验,我读了三年的计算机专业,才只学会了基本操作(我的计算机水准尚停留在幼儿园水平,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但我确确实实是计算机专业读出来的,而且读的时候也在用心),而这些基本操作在现在看来只要一个月功夫完全可以学会,这个发现令我心情难以平静:我竟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现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话,我一定向法院起诉这家学校!三年的时间竟然就学了这么一点有用的知识,其他的都是垃圾!真是可悲可笑皆可叹可恨!
真想不明白为什么学校那么乐此不疲地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