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些眼睛与狗的问题

有关一些眼睛与狗的问题

浓妆艳质杂文2025-04-19 07:49:21
“以下是引用西江月冷在《冬至、一些眼睛,还有一条狗》的发言:一直喜欢关于狗的文字或画。或是一只羊,独立于空旷的坡上,没有风,一切静止。那时,我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符号。——让我在楼主的文字里,怀念一只狗。
“以下是引用西江月冷在《冬至、一些眼睛,还有一条狗》的发言:一直喜欢关于狗的文字或画。或是一只羊,独立于空旷的坡上,没有风,一切静止。那时,我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符号。——让我在楼主的文字里,怀念一只狗。”
谢谢西江冷月朋友,一直很欣赏你的透着深邃思想的理性的文字。
通常,眼睛所看到的是人世间的一些悲哀的现象,似乎没有什么过多地去关注,因为这些现象只是现象,多了,也就不稀罕了。诚然是这样的,面对一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解决了的社会问题,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也许是听之任之,或者干脆说是麻木了。但是,透过眼睛的背后,直视心灵深处,我们不能够不思考人性的嬗变。
当一种饥饿、贫困、寒冷伸出期求温暖的施舍时,他得到的却是冷漠和鄙视,正如《冬至、一些眼睛,还有一条狗》里的“我”,面对一个可怜的老人,虽然出于人性的善良也象征性地扔了一枚硬币,但是“我”的态度却是一种逃避的,看着“那眼光痴呆地盯着你的时候,心里阴森森地发毛。我记得我从他身边路过的时候,因为害怕这样的目光,扔了个一元硬币就匆匆地逃开了,好似在躲避一场什么灾难”,而这种逃避与那一块钱的施舍比较起来,要远远超过对一个活者的灵魂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虽然看上去“我”没有像其他过路人那样连一点施舍的温暖都没有留下来,但是“我”的这种行为和心理却是对弱者的人格上造成了极大的侮辱,而这种侮辱是看不见的,是隐藏在貌似善良背后的隐性伤害。对于“我”来说,“我”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是矛盾的,说不清楚的。由此我想到了是不是有许多人都和“我”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人性本质上的模糊呢?
而与上面所说的相反,当一种真正的善良向弱者伸出温暖的手时,却遭到了弱者的不信任和拒绝,这又反映了什么呢?比如《冬至,一些眼睛,还有一条狗》里的那个女人,她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是疯子呢?从许多隐含的迹象看,她并没有真正的发疯,或许是在心灵上遭遇了很强烈的刺激,才装疯卖傻,而她确实是需要帮助的人,也确实有那些善良、淳朴的人们诚心想帮助她,而为什么面对真诚和善良的时候,她却要不接受而坚决拒绝呢?当她拒绝人们真诚和善良的时候,是不是拒绝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因此,我困惑了,在这个时代,为什么真诚和善良会遭遇被拒绝的伤害?我仍然困惑,是谁造成了弱者恐惧不信任的目光?又是谁让真正的善良真诚的心遭遇了拒绝?
而与人与人的接触正好相离,在人与兽之间却能够达成美好和谐的关系,这却不能够不让人深思是人退化了还是兽进化了的问题。在《冬至,一些眼睛,还有一条狗》中,“我”与一条狗的融洽和谐的关系,真的是让人深思人类的悲哀。正如一生有你文友所说的那样,“狗的眼睛里有真诚,还有忠诚的流露,而人的眼睛里大多是冷漠。当看到不关自己的事物时,往往视而不见,说的直白点,现在的人眼睛里缺少的是感情,眼睛又是心灵的折射,所以这个社会让人感觉到可怕。就像你写的流浪女人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那种恐惧和不信任,其实不光是那样的女人,就是正常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任何人呢?”
由此深入思考下去,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不害怕人在物质生活条件上的贫困或洪荒,可怕的人的心灵的困乏,当善良的本性嬗变为冷漠,我们拒绝了这个世界;当善良遭遇了冷漠,这个世界却抛弃了我们。我不知道这是世界的幸事还是人类的悲哀。所幸运的是,我从“我”与狗的和谐美好的关系中,我毕竟看到了无论是人性还是兽性中那美好的地方,就是以真诚纯洁的心灵维系着的和谐美好的世界。
上述这些也许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眼睛所触及的是一种现象,而透过眼睛的瞳孔直逼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才是所要揭示的最深刻和最本质的东西。引用老塞的话来形象地说:“人类的情感有时候还真要学学别的生灵,那两只狗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天荒地老生死相守。”
西江月冷朋友说:“一直喜欢关于狗的文字或画。或是一只羊,独立于空旷的坡上,没有风,一切静止。那时,我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符号。——让我在楼主的文字里,怀念一只狗。”是的,让我们用理性的笔墨去思考“一只羊,独立于空旷的坡上,没有风,一切静止”的问题,让我们在冬天去怀念一只狗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