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歌荡五丈原

千年歌荡五丈原

晒簟散文2025-10-30 05:53:45
【前奏】秋日夜读初出草庐曾下言,功成身既归陇田。三气周郎坐荆州,七擒孟获抗南蛮。六出祁山功未成,身死星垂五丈原。星夜卧榻读诸葛,书香断处锦侵寒。其实,我是从未到过陕西的,更未涉足过五丈原。于是便有人说
【前奏】
秋日夜读
初出草庐曾下言,功成身既归陇田。
三气周郎坐荆州,七擒孟获抗南蛮。
六出祁山功未成,身死星垂五丈原。
星夜卧榻读诸葛,书香断处锦侵寒。

其实,我是从未到过陕西的,更未涉足过五丈原。于是便有人说了,没有实践,何来的发言权?但是,我这个人啊,从小就喜欢叛逆,这一次,我亦要固执,固执的唱一曲这回荡千年的卧龙吟。
天色已然向晚,白色的云朵渐渐染上了昏黄的色泽。许多的上班族,在今日,也早早归了家。傍晚的街道轻轻飘起似月光般清雅的音乐,悄悄融化在空气里,缱绻,轻幽。
不错,今天又是一年的中秋佳节,金风,桂花。
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我们与他,与那位曾经白帝受孤,星陨半空的蜀汉丞相,生生隔了一千七百七十五年的长河。很遥远吗?的确。然而,拨开历史的烟雾,拂去岁月的尘埃,循着沉稳而美妙的琴声,一切又仿佛昨天。
夜幕已经缓缓升起,四周的景物开始变暗。
那一日的夜色,怎样呢?是否像今日这般明朗,月光是否如今日这样繁华?时隔多年的多年,这些都已无从知晓了。唯一可以想象的大概只有这么一组画面吧。
静寂的五丈原,没有贯空的厮杀声,没有晃眼的刀光剑影,有的只是静静东流的渭水和南岸之上漫野的连营。遥遥望去,营中灯火通明。主营大帐里,一个瘦弱的,病恹恹的身影正在强颜欢笑。枯老的手中紧握着一只三足的酒杯。口中不停地道着中秋的贺词,心里却盛满了说不尽的惆怅。
先帝既已故,与谁共婵娟?
一名少年将军上前,单膝跪地,用一种极其担心的语气,道,丞相,您身体有恙,还是早些歇息吧。他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头,看着这些跟着自己驰骋疆场多年的将士们。继而,只听到众将士齐声道,丞相,保重。字字沉重。
子时已过,各营的灯火渐次熄了。唯独一展灯火还在倔强的闪着微弱的光。走近来,透过微启的帐帘,可以看到一个身影正吃力的伏在案几前,如水般冰凉的烛光打在他瘦弱的身上,无声无息。手中的笔还在锦帛上不停地圈点着。手边躺着的是那把摇来无数锦囊妙计的羽扇。帘卷西风,纶巾随之轻跃。他缓缓抬了头,眼神中的惆怅昭然,嘴角轻启,又不自觉的道了句,先帝。
帐外,五丈原东北的天空,一颗孤星垂挂,昏暗无光,摇摇欲坠。
夜已经很深很深了,五丈原上空却响起了寂寥的瑶琴声,声声似叹,音音如泣。
……
是夜,中秋,家家团聚,户户团圆。或围坐赏月,或共观舞蹈。笑声连连。这千千笑语中,谁又忆起了千年前五丈原的那个寂寥长夜呢?
不论你是否记得,但是,那赤胆忠心,三尺瑶琴,羽扇纶巾却是流传至今。
是的,千年了,这歌声不依旧回荡在陕西五丈原吗?

听……

【尾声】
江城子?秋风五丈原
清秋桂花明月夜。风不动,尘埃静。孤鸿哀鸣,夜幕缀疏星。木牛流马行之缓,旌旗偃,兵刃寒。
桑麻鸡犬皆不见。人世间,几十年。手握长剑,祈禳渭水南。天与奇才偏逆天,将星落,五丈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