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带孩子去游山
“六·一”日,许多人带孩子往城里跑,给孩子买好玩的玩具,买喜欢的衣服,买爱吃的点心……,而我,却在那天带上儿女去山路上走。在我村庄的背后,有一片风景林,林子间有一条能通小型汽车的土道,一直通往树林后各
“六·一”日,许多人带孩子往城里跑,给孩子买好玩的玩具,买喜欢的衣服,买爱吃的点心……,而我,却在那天带上儿女去山路上走。在我村庄的背后,有一片风景林,林子间有一条能通小型汽车的土道,一直通往树林后各个山间的农田,是几年前村民集资修建的,以方便农事作业和农资、作物运输。我从小在那一带砍柴干活,因此那里的山光物态再熟悉不过了。“六一”节的下午,我突然想到以往总是带孩子往城里跑,却很少想到带他们往山间去看看,于是带上3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步行往那条山道走去。
时已仲夏,路两旁的树林茂密苍翠,林间不时传来鸟叫声和蝉鸣声;山花大多早已凋落了,山野间只有一种土名叫黄芹子树的小矮树还开着纯白色的五瓣喇叭状的小花。我想起少年时代上山砍柴,常把这花摘下,花的断口就会滴出一点无色的汁液,放入嘴里一吸,就会有一丝清甜的味道。这种植物花落后,会长出母指大的果实,叫黄芹子,是一种中药,有清凉解毒功效,能治热毒引起的头晕、感冒等。我把黄芹花采下,让儿女学着我的样把花底放入嘴里吸。儿女吸出味道,就接连吸了七、八朵。
到了山顶时,阵阵山风扑面而来,我们已冒汗的周身顿感清凉爽适。向山下望去,灰色的水泥公路蜿蜒山间,小河、桥梁、庙宇、碧绿的田畴和果园一望尽收,儿女们欢叫起来。儿子大叫:“爸爸,看那边有房子,那里有公路,有汽车。”女儿也欢叫起来:“看那里有果树,你带我们去采果吃好吗?”我告诉他们,现在果子未熟透,等过阵子熟透了,再带他们去采。
我一边带他们继续走,一边随手摘片路边树尾新长的各种嫩叶放在鼻底闻,于是,一股清香直透肺腑,这让我想起儿时在这一带山上砍柴的情景,这些树叶气味曾经多么熟悉!我能从这各种清气中辨别出不同的树种,松树、杉树、柯树、樟树的清气是各俱特色的,每一种清气都让人清爽醉心!让我闻出儿时的欢乐,同时感叹人生的易逝和沧桑!是啊,对人生而言,不变的是山河,易逝的是生命。我们来自父母,最终却归于泥土,这满山的植物,吸食的也许就有人类的骨肉,也许它们的生命里,就有人类的精魂所在!
一路上,我不断教儿女识别各种植物,并告诉他们各处的地名。山路虽然能通车,却很陡,且坎坷不平,沙砾很多,儿女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但他们太兴奋了,他们不要我牵,总是走在我的前面,不时还回头摧我快些。在一处陡坡,儿子迈着小腿摇摇晃晃地冲下去,终于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又向下滚了几圈,紧接着,女儿也一个趔趄,仰面滑倒,一时间,儿女都半是撒娇半是痛地哭起来。我笑起来,并不去牵他们,叫他们自己爬起来。一位路过的村民见了,怪我忍心带这么一对可爱的小孩跑山路,摔倒还不管,太狠心了!
到了一处叫曲尺垄的地方,我走入一个山亭中,前边的儿子却还要往前走,被我叫住了。我们已走了约三公里的山路,我怕她们往回走时走不动,就叫她们到亭中歇息。山亭叫“社稷亭”,建于1984年,我曾亲自参与了建造。我望着亭中写的建亭缘首名单,一个个已消失却熟悉的面孔浮现眼前。这些人中,只有四、五个还健在,也都七、八十岁了。23年的光景转瞬即失,建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看着眼前物是人非的一切,我想起苏轼的一句名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岂非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亭外松风阵阵,远山含黛,波风浪谷……看着眼前的儿女,我想:再过20年,她们是否还记取:20年前的“六。一”,她们的老爸曾带着她们,到过这里,让她们初次领略大山的景光,感受山野的韵味,她们是否也会有一番人生与自然的感叹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曾经的曾经
下一篇:幸福原来可以这样简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