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恩深处便为家

受恩深处便为家

花当散文2025-04-04 14:51:38
曲指一数在这个城市已经几年了,从一个陌生的过客到熟悉城市的一草一木,虽然我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但我居住在这里感觉是多么安然和快乐。一位多年奔波异乡的朋友打电话说,他要回家乡工作了,在外没有亲人朋友的照
曲指一数在这个城市已经几年了,从一个陌生的过客到熟悉城市的一草一木,虽然我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但我居住在这里感觉是多么安然和快乐。一位多年奔波异乡的朋友打电话说,他要回家乡工作了,在外没有亲人朋友的照顾总感觉有些凄凉,他问我回家乡的城市不?我无奈的笑了笑对他说,不是我不热爱家乡,只是家乡的城市也不一定有我的一席之地,心中有家,到哪儿都是家了。挂了电话心里一直久久不能平息,已经好几年不曾回家了,家乡的城市虽然变化很大,但我却没有想回去的念头,也许是我离家漂泊多年的原因,与故乡的城市日趋陌生,也许是异乡的城市收留了我,让我产生了依恋吧。
小时候我很恋家,总感觉着家给我无尽的温暖和安全,然而现在长大了,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生活而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也许在哪儿停留那就是自己的归宿了。小时候父母便是家,也许那就是故乡,生命的起点。长大了,对于男孩来说事业在哪儿,那就是家了,也许对于女孩来说,老公在哪儿,那就是家了。我曾经看过一篇写故乡的文章,作者不无感慨的说:所谓的故乡无非就是心中牵挂的那几个人而已。其实故乡无非就是父母为我们的童年筑起的家园,在年老时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也许我们现在筑起的家园,若干年后也就成为了儿女们心中的故乡。也许是年轻气盛不服输,有种赌气的心里,想要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毫不留恋的离开了故乡,几年的奋斗体会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此时所能感悟的是,岁月就象路边的小溪匆匆流过,而自己就象溪水里的石头,磨平了棱角,也烙下了岁月沧桑的痕迹。回家时看到母亲鬓前有些发白的头发,看到父亲头发日趋渐少,微微秃顶,不仅感慨毕竟是岁月不饶人,父母也不再年轻了,都是后面的子女一直催着渐渐的变老了,此时的父母也希望着儿女能在身边陪着他们,免去老年时的孤独,即使不在身边能经常回家看看,虽然短暂的相聚,父母内心也是说不出的高兴。让我想起陈红的那首歌《常回家看看》一开始就唱红了大江南北,风靡一时,唱出了人到老年身为父母的真实的心声。“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而在我每次听到唱《父亲》这首歌时,禁不住的潸然泪下……
 叶落归根,这是自古以来我们民族无法改变的思乡情结。我的一个长辈曾给我说过:这一生无法改变的就是你的方言和你的思乡情结。说的很对,那种与生俱来的缘分注定要注入血液中一起流淌。也许那是我们的根,飞得再远,也有血缘的牵绊。可故乡毕竟是我踏上人生征途的起点,我还要走完属于我的路程,也许来不及回到原地就倒下了的地方,我便称之为家。小时候奶奶总喜欢说,哪儿黄土不埋人,那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长大了读点书了,翅膀也有点硬了,便开始寻找自己的家了。“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而如今的背井离乡不是父母给予我的不多,不是故乡抛弃了我,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生存。
生活在另一个环境中,有着足够的食物和温暖就已经可以落脚生存了,也许那就是能够粞息的家了。只是我还会站在生命旅途中的一个位置遥远起点,家和故乡在我内心里永远是最温暖的情结,终生不渝的思恋和怀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