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学校长的追求

一个小学校长的追求

修浚杂文2025-12-18 07:01:02
见过他的人,都说一眼就记住了他。高大的身材,粗犷的性格,南人北相。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心思与他的长相刚好相反,心细如发,重义重情,心里装着别人,经常忘了自己。从教三十年,担任小学校长近二十年,张谷英山
见过他的人,都说一眼就记住了他。高大的身材,粗犷的性格,南人北相。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心思与他的长相刚好相反,心细如发,重义重情,心里装着别人,经常忘了自己。从教三十年,担任小学校长近二十年,张谷英山区一百多米公里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他耕耘的足迹。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片真切的怀念。在工作上,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人生中,他是一个追求升华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在平凡中显示着朴素的崇高。他就是张谷英村小学校长李利亚老师。

一、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片怀念。
1962年10月,李利亚出生于张谷英镇肖家洞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位教了一辈子书的山区老师。后来,他承继给舅父,这位新的父亲也是一位站了一辈子讲台的老师。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新中国第一代山区教师的血脉。两位父亲几乎不约而同地教给他的,是怎样做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师,怎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1980年,不到18岁的李利亚便走上教育岗位。一干就是30年,始终站在张谷英山区教学一线。他有过多次改行、进城的机会,有过多次全新的人生选择,但是他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当一个老师,做一个好人,带一所学校,是他平凡而又崇高的目标。
1985年,他担任芭蕉乡红卫村小学校长,红卫是当时全乡最穷最困难的村之一,许多孩子的学费几乎都是他垫付的,其实他的工资也低得可怜。几十年过去了,红卫村稍为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还记得这位李老师、李校长。1987年,他调至芭蕉乡教育组任专干,管仪电、农教与职教,他走遍了全乡每个一角落,与农民、与老师、与家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是于个热心工作,热心帮助的人,管仪电的时候,哪个学校的录音机、扩音器、幻灯机、风琴坏了,他就像个修理工一样上门服务。在他任教育专干的三年中,全乡的教学仪器设备得到了良好的利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他从乡教育专干的位置上下来到中心小学教书,没讲半点价钱,仍旧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他教四年级语文,一个学期就备了120节课,听了30几节课。能上能下,无论在什么位置,都把本职工作做得完美。
1993年,他调往陈坪村小学任校长,然后辗转大小、小水等校,组织上安排他到哪里,他总是乐意地接受,每到一地,都是带领着老师们把这个学校搞得认认真真,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他带着三个年轻老师在大水村小学搞了一年半,便把一个教学质量老上不来、群众意见很大的村级小学变成了全乡最好的小学之一。他是校长,他是管家,他是兄长,他还是厨师,年轻老师睡懒觉,他便弄好了早餐再叫他们起来吃,晚上带着他们去家访,村校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特别和谐,教学质量突飞猛进。1996年的期末考试中,大水校夺得了全乡三个第一、两个第二的好成绩。在第二年工作调动的时候,大水村的村民自发相送,赠送礼品。村长书记到乡教育组强烈要求挽留李校长。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还泪眼婆娑。至今,大水村的许多村民与他还像亲戚一样往来走动。
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片怀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塑造一个人民教师的形象。因他的工作能力与群众基础非常好,所以全乡哪个村小的工作难度大了,领导想到了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李利亚,让他去当校长,让他去打开局面。在全镇教师当中,他是调动地方最多,当小学校长最频繁的人。他前后经历了11个村小学校长的岗位,每到一地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直到1999年,他娘去世了,为了照顾年老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的父亲,才调到张谷英集镇附近的小学任教。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向上级领导的请求。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父亲从泉水村接到离张谷英镇很近的肖家洞老家来服侍照顾,每周回去三四次,骑着一部自行车起早摸黑,给父亲搬屎接尿,尽心尽孝。父亲瘫痪整整三年,他就跑了三年,服侍了三年。在教师队伍中,他是有名的孝子。很难想像一个不敬父母不奉双亲的人,会热爱工作,会热爱学生。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在乎别人的评价。他希望自己是学生的好老师,是父母的好儿子,是领导的好下级,是同事的好伙伴,是村民的好朋友,是朋友的好兄弟,是社会上的好心人。

二、在一个岗位,就力争把工作做到完美。
同时,他又是一个在工作上力求完善的人。无论他在哪一个岗位,总希望把它做得最出色。
2003年,他被任命为张谷英村小学校长。从此,他就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级小学,变成了全镇教学质量最好,教学师资最优,社会声誉最好的窗口小学。
当时的张谷英小学,只有百多个本村的孩子,七八个老师。现在,办学规模已接近镇中心小学,有近三百名学生,十六位老师,集镇机关子弟及做生意的人家的孩子都纷纷到张谷英小学就读。一些外村的孩子舍近求远,在张谷英村附件租了房子来送孩子就读。
当时的张谷英村小学,就是一栋失修的教学楼,几间教室。老师连办公桌椅都没有,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学校地处龙形山上,师生连喝一口干净的水都十分困难。他接任校长后,先后引资3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修检了校舍,翻修了教师住房,打了三次水井,新做了厨房及学生餐厅,添置了办公及教学设备。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扇,装备了多媒体电教室。
有人说,这是村小学,村校村办,村里没投入一分钱,你搞那些添置干嘛呢?不如给老师多发点福利,真是吃饱了撑的!但李利亚不这么认为,他是老师,他是校长,他是校长就要把一个学校建设得出类拔萃。
如今,走进张谷英小学,校园整整洁洁,教室窗明几净,处处书声琅琅,师生精神焕发。
在教学质量上,连续五年全镇第一。2007年上期期末考试,全镇小学单科21个第一名,张谷英小学就夺得了15个第一名。整体水平远远超越了其他小学。2006年、2007年,张谷英小学参加全县小学生英语竞赛,又连续获得两届全县农村小学第一名的好成绩。让县教育局的领导都惊呆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在师资力量上,中教高级教师朱苏宜老师主动到这里来任教,原岳阳新闻网博客主编、湖南省作协会员李桂龙也投奔到了他的麾下。一批教学能力强专业素质硬工作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