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之死

蒙恬之死

金弹杂文2025-10-14 15:37:16
纵观历史,有很多愚忠的人,听到愚忠,大家想起的,多半是南宋名将岳飞,第二个名字恐怕就是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了,但比之这两个人,我倒觉得秦将蒙恬更加冤枉。唐朝时,太宗问诸臣,古之将相谁死的最冤,有说白起的
纵观历史,有很多愚忠的人,听到愚忠,大家想起的,多半是南宋名将岳飞,第二个名字恐怕就是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了,但比之这两个人,我倒觉得秦将蒙恬更加冤枉。唐朝时,太宗问诸臣,古之将相谁死的最冤,有说白起的,有说伍子胥的,但太宗说“朕观最冤的是蒙恬。”这是原话!为什么?我想了很久,查了些东西,看了些时评,大概有点所得了。上述三人相比,岳飞虽为名将,但当时,岳飞并不是高宗赵构的宠臣,手下军队虽多,也不足以颠覆南宋之政权,别忘了,外有金国,虎视眈眈,内有中兴四将,特别是大将韩世忠是绝对忠于南宋的,蒙恬不然,他是嬴政的宠臣,手下雄兵三十万,又有太子扶苏,朝中还有兄弟蒙毅,也是说一不二的权臣,看到胡亥要把他赐死,完全可以带兵,把秦朝弄个天翻地覆。至于明朝大将袁崇焕,则更不可与蒙恬相比,他所作的无非是以一隅之地抗清,兵有限,将有限,权利也有限。
说蒙恬,至少应该了解蒙恬!蒙恬,齐国人,祖父蒙敖被齐适秦,就此而成为秦国一代名将。父亲蒙武,也是大将!各自战功,不需多说了!到了蒙恬这一辈,兄弟二人,蒙恬是武将,蒙毅是文官,都是秦王嬴政的股肱之臣。论及蒙恬的战功,可以说,不亚于当时的名将王翦,白起。不信,可以看看以下的数据和史书的真实记载,庄襄王二年,蒙恬伐韩攻赵,取魏之国城,始皇二十九年,随大将王贲攻打齐国,一举拿下临淄。。。但比之这些,还有更出彩的,始皇建鼎之后,蒙恬率军三十万,一战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不敢南下。汉代那个短命鬼贾谊评论说,当时的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就是表蒙恬之功!要知道,即便是后来的鼎盛的汉朝,和亲,用兵,恩威并施,举倾国之力,还是打了足足二十年!
蒙恬中华第一勇士的称号,也就是那时越传越响的。
但天妒良将,这样一位将军,被秦王视为心腹手足的大将,最终还是死了,被无罪所赐死,赵高,胡亥甚至连“莫须有”这三个字都没说,着实让人感到悲凉!
看这故事的时候,心里十分的愤怒,骂赵高,骂胡亥,更想骂蒙恬!为什么?老天给了你足够的实力,胡亥诏书一道,你就看到其中有诈,你咋不反呢?手里有太子扶苏,朝里有兄弟蒙毅,麾下有雄兵三十万,你却不珍惜,这还能怪谁呢?傻瓜并不可恶,人的智力有差别,无可厚非。但明知道不对还要去做,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蒙恬之死,只能用一个“愚”字来形容,搜肠刮肚再加上一个,就是一个“悲”字,其他的,想也想不到了。
或许对这个名将来说,反了秦朝,对始皇就是不忠,对祖父,父亲,就是不孝,对中华的百姓,就是不仁,对那些奉自己为秦朝股肱的朋友,就是不义!哎!忠孝仁义这四个字真是害人不浅啊!
但这四字的解释,我想,蒙大将军钻牛角尖了,这四个字,实际上还有另一种解释!其一,忠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武死战,文死谏,这种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宁可屈死,也不能反,哪怕有足够的实力!可这个忠字,真的应该这样理解吗?不一定,首先,忠于谁!在蒙恬看来,秦朝,始皇。胡亥当时锋芒不显,看不出好坏,但手下那帮人呢?也看不出好坏吗?阿谀奉承,奸诈之极的小人赵高,明哲保身的丞相李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君王,观其外而知其内,看其从而知其主,从骨头里,就肯定治不好秦朝,保他何用,听他的摆布,就等于葬送了秦朝,那,就是不忠!至于忠于始皇,则更是站不住脚的立场,老大,嬴政已死啊!为了秦朝,也要反!不反,才是不忠!其二,祖父,父亲,反了好像是对不住祖父和父亲,几朝老臣,世受皇恩,看起来似乎很对,可实际上,不然!何为孝,对上,光宗耀祖,对下,封妻荫子,才是孝,见到祖父,父亲错了而不加制止,不是孝,终日守在堂前,爸爸长,爸爸短,也不是孝!死了,落个不知所谓的恶名更不是孝!不反秦二世,不能保家之大兴,更不是孝,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蒙恬名为守孝,实为不孝!其三,仁!这个字,蒙恬更担不起。对万民来说,始皇嬴政暴掠了几十年,以法治国,焚书坑儒,杀人无数,好不容易等到嬴政归天,要换皇帝了,换个啥样的,和他一模一样的吗?不是,始皇立扶苏为太子,没有良苦用心吗?不要忘了,扶苏屡次上书直言,虽和父亲政见不和,始皇却不降罪,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高瞻远瞩,希望后世可以有些改变。胡亥,赵高是什么东西,在始皇看来,延续他的高压,不一定是好事!其四,义,四个字里,我唯一看不上的就是这个字!朋党怎么出的,就是因为这个书生义气,明知是错,但因为是同窗,同年,同乡,有这个所谓的义字,怕日后不为所容,再所不惜。舍大家而取小家,舍大义而取小义,别忘了,古话说的好,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如果前面三字还能有所解,那这最后一个,实在是让我无话可说。
蒙恬没有反,蒙恬死了,三十万大军垮了,秦朝灭了。虽然这一切大部分责任要归于二世胡亥,但要是蒙恬不死,三十万大军不垮,各地义军又怎么能这么快的灭掉秦朝呢?秦朝灭亡,八成的责任是胡亥的,但蒙大将军,这位号称文武全才的中华第一勇士也要担负起部分责任,他的责任就是该反的时候不反,不该死的时候死了。
好了,不说了,说起来就来气,再写下去,估计又要管不住嘴大骂了,谁知道有没有鬼神,万一托梦来找我,中华第一勇士的称号可不是编出来的,咱是文也不行,武也不行,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横尸在梦里,得不偿失,就此打住。呵呵!
“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干枝,难写孤臣一片心。”这首诗是谁写的,我记不清了,但笔下之人,却是有印象,正是本文的主角,蒙恬!片尾处,就借此诗纪念一下这个我想骂都骂不出的愚忠的中华第一勇士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