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中国之教育

冷眼看中国之教育

怯子杂文2025-11-15 10:29:31
暂且不提高校那些行政腐败、学术腐败、校官腐败、招考腐败,说多了恶心。还是让我们看看栽种花朵的中小学校园吧,那里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呢?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的人,一直在冷静地观察着。我发现,经过了这
暂且不提高校那些行政腐败、学术腐败、校官腐败、招考腐败,说多了恶心。还是让我们看看栽种花朵的中小学校园吧,那里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的人,一直在冷静地观察着。我发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校园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多大改变,无非是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多,校园基础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教师们的执教方式却没有多大改观。教育好像走向了穷途末路,那里有好的经验,全国的老师都去参观学习,这里说的好经验无非是考上了多少多少重点学生这个硬指标,其他的都不提不问,什么洋思教学模式,什么黄冈教学模式,学完了回到学校满堂灌者有之,照本宣科者有之,作秀一样讲课的有之……
曾有些时,一些人对于素质教育有很大的误解,认为开展一些第二课堂,弹弹琴,画画画,就是素质教育了,全国上下家教班蜂拥而至,报班的家长那种急切的心情,好像不给自己的孩子上艺术班,补习班就成了千古罪人了似的,于是乎,办课外辅导班的小广告满天飞,周末仍然背着各种学习工具奔赴各个场所的孩子到处都是。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周末两天安排的满满当当,从出生开始,什么智力开发班,英语早教班,奥数提高班,不一而足等等等等。都说花开离不了水,可是你浇灌了那么多水,岂不是要淹死了他们那稚嫩的幼苗吗。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是最高的,都有着很多望子成龙的情结,把当年自己的失落寄托给下一代,或是寄希望能出人头地,初中没有毕业就送出国的大有人在。巴不得留在国外才好呢,这样,内心那种见不得光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除了他人问你的孩子的时候,能眉飞色舞地说我的儿子在某某国呢之外,你到底得到了什么呢,其实想想你是给外国人养孩子吗,人老的时候,弄的天各一方,骨肉分离,是人的初衷吗。也许有人说了,父母都是无私的,对!父母都是无私的,同时,在某些层面也是自私的,更是无奈的。
说实在的,这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真的是不小,可是,这些学校不去思考着提高软件,而是一门心思地搞硬件,也许浮夸风,形象工程一直根植在国人的体内吧,一味的高大全形象,什么都要攀比,校园建设的近乎于豪华奢侈,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哪一所高校进入前一百名了。惭愧啊,没有。高校的这种行为正有蔓延到中小学的趋势,因为每年的教育经费花不完,校领导就想门,拆拆补补,浪费国家钱财。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日新月异,可我们的教育制度下的国民怎么样呢,腰缠万贯的低学历者比比皆是,靠污染赚取金钱,急功近利的大有人在。所谓的精英人才跑到国外滞留不归的多了去了。我想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不想看到中国的教育制度下培养的下一代是这个样子吧。
我们在进行中学生管理中,有这样的说法,教育要“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教育好孩子的成长三者密不可分。好了,现在的社会氛围是什么样呢,整个社会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伪论调下,都在强化精英教育,家庭能孤立出去吗?那么,作为学校来说,没有升学率,你生存的下去吗?
我们这个城市,曾经有这样一所初中,地理位置处于市中心,每年的招生人数分配四百左右,实际招录一百多人,平均每班一二十人,社会舆论哗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局派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校长来到这个学校,这位领导参照以往的经验。第一,到各个小学的六年级圈定前二十名的好学生,请小学的班主任吃饭,成绩好的工作做到了学生的家里。第二,继续搞他的题海战术,说白了还是上世纪那老一套,可是,人家就是出成绩,年年中招考上省重点的学生数全市第一,你不能否认吧。可是,升入高中的学生潜力以后怎么样就不管了,至于到了大学更不是他们管的事情了。这种短视行为,我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在这样大气候下的中国教育,有人说,学校成了“残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集中营”我看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在有些地区的农村尤甚。在县高中上学的小表妹说,她们的住校生二十四个小时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要学习十八个小时,我的天啊,呜呼哀哉,悲兮,哀呼!
要说,前些年我们的幼儿教育还是很成功的,可是这些年变味了,为了既得利益,缴费的什么珠心算,识字班都出现了,公开宣传二十天认字多少多少,一个月能干什么什么,来吸引家长,至于对儿童的成长有没有利就先放在一边。家长更是趋之若鹜,口口声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到了中小学基本上是成人化管理模式,或者叫听话模式。老师下面安排班干部,班干部管理小组长,小组长带领组员,上课不能说话,说话扣分,作业忘记带了告老师,量化计分这一套也搬到了学生的教室里,这种模式教育下的孩子会怎样呢,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举出一二以食读者。一位十三岁的七年级学生中午在家里自己做方便面,倒了半锅油,然后把方便面下进去,说是平常都说方便面是油炸的,就照着做了。一位八年级的女生,居然说韭菜是不是长在土里面,五花八门的看似笑谈的真实事例让我们唏嘘短叹,这样的教育和以后的做人原则有违背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换汤不换药,高考的指挥棒也一直在挥来挥去,把一个阳光灿烂的儿童放到了学校,那样的土壤会开出什么鲜艳的花来呢。
中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真的很累,所以才有了到大学里彻底的放松,没有人再搞研究,称教授为老板,请客送礼成风,谁要是没有谈恋爱那就像一个天外来客一样。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居然没有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要再去怨天尤人,说一些酸不溜秋的言辞,去指责人家评选的角度有问题之类的荒谬话了。11月24日,21国儿童想象力调查中国居然是倒数第一,冷眼打量打量咱们的教育制度吧,看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这几天孩子们都在进行期末考试,看着女儿焦头烂额的模样,狠狠心,督促她再背一会儿吧,谁让咱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呢,总不能到太空去上学吧,就是去了,也害怕再碰上一所以现有模式教学的学校学习。
树立远大理想这些套话空话都见鬼去吧,也许从我这些言辞当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变革却无能为力,我想所有的家长都在默默地期待着教育改革的春风早一点改换天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激发出应有的潜能为祖国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