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谋略

商人的谋略

豕膏杂文2025-05-01 16:30:25
现在有一个词大家越来越熟悉,那就是CPI,是英语ConsumerPriceIndex的速写,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家统计局每月都要公布一次。它反映与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指标,如果CPI升幅过大,
现在有一个词大家越来越熟悉,那就是CPI,是英语ConsumerPriceIndex的速写,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家统计局每月都要公布一次。它反映与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指标,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的苗头以已显露。央行会就会出台诸如紧缩货币等相应政策,以规避财政风险。可见消费是影响国家经济决策的重要风向标。和消费最相关的行业是商业,所以CPI很大程度上与商人有关。物价的上涨,许多是商业行为。如国际油价暴涨OPC成员国认为,这不是油料短缺,而是国际油商的囤积行为。我们国内今年前四个月CPI都超过8%,5月分略有回落,但也有7。7%,6月份还是超过了7%。看来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CPI稳定在4。8%以内的目标,实行难度很大。但物价上涨,很多是商人搭车涨价的结果。商品的生产厂家,特别是提供副食品的农民并没有在涨价中受益。
商人有他们的谋略,首先是制造舆论:“顾客是上帝,顾客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好像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顾客。其实这些都是骗话,商人在想方设法推销他的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利润而不是顾客。如商场买100送100的宣传;预存1000元话费,就送价值1000元手机的承诺,听起来的确诱人,可那一个消费者又能真正从中得利呢!当然商人没有逼着你买他的东西,购买是你的自由,可是这个自由是在商人精心策划的环境当中去实现的。顾客并不是上帝,商人才是上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天才的商人决定着一切,哪有顾客决定一切的!
商人的另一谋略是制造理论:比如“高消费能够促进高就业。”商人都很聪明,觉得自己说服力不够,于是就邀请专家。商人亲自出面,动机太暴露,一般都避免赤膊上阵。于是“专家”就粉墨登场,有些专家有良心不肯讲假话。那不要紧,商人不需要雇佣太多的专家,商人只要雇到少数会帮他说话的“专家”就够了。其实只须稍微想一下,就会觉得“高消费能促进高就业”的理论多么荒诞。天天下馆子,鲍鱼龙虾胡吃海塞,刺激了捕捞、畜牧、以及餐饮业的发展;吃胖了再去减肥,又带动了美容、医药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这道理似乎也说得通。但直接把钱捐给慈善机关,岂非更加快捷,何必兜这么大的圈子搞“曲线救国”。所以高消费其实是商人的骗局,是对资源的糟蹋。我们国家的资源并不富有,厉行节约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行为。
商人的最高谋略是运作政府,商人之所以可以左右政府决策,一是政府官员可能在认识上认同商人的观点,另一个就是行贿受贿。我们国家在廉政建设中,就有专门针对商业贿赂的条款,这说明国家高层决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西方,商人运作政府是合法的,拿美国来说,美国公民可以通过院外活动,去说服官员、议员。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光是资方,劳工也可以游说议员。因此就出现了职业说客。职业说客必须注册,受国家监督。美国登记的职业政治说客有2万人。其多数是为资方效劳的。还有一个数字,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叫“旋转门”。什么是“旋转门”呢?就是你原来是国家议员,退休以后当了说客。美国就有这样一个“旋转门”,1998年128位前议员成为了说客。据说美国每个议员被38个说客和27万美元包围着。其实运作政府也是商人的一种行销策略,和作广告一样。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国家在这方面也和国际接轨,因为我们在这方面还缺乏法律保障。如果我们国家出现商人运作政府的现象,那一定是腐败行为。社会不能缺乏商人,但我们一定要警惕商人的谋略,千万别上了他们花言巧语的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