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心情

宁静的心情

姮娥散文2025-10-21 13:58:03
终日在“车辚辚,马萧萧”式的氛围里穿梭奔波、辛苦辗转,心便有一种被尘嚣笼罩的感觉。于是,就隐隐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开始渴求一种宁静——一种宁静的意境,宁静的味道,宁静的心情。宁
终日在“车辚辚,马萧萧”式的氛围里穿梭奔波、辛苦辗转,心便有一种被尘嚣笼罩的感觉。于是,就隐隐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开始渴求一种宁静——一种宁静的意境,宁静的味道,宁静的心情。
宁静是一种超然,淡泊致远,是让心灵在超然物外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升华,如止水,如空山,如竹林。
找寻宁静的佳处就是自然。置身于丛岳之间,可以耳闻松涛的哦声,目览峰端的紫烟;也可以亲身体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情里的哲思。这时,风可以听见你的心音;你可以在风中,翩然抖落一衣的俗尘。宁静亦在你的周围悄然布雨、生烟……
然而,今天的我们又不得不惋惜地承认这样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的自然在我们文明的改造当中已经逐渐失去了本色,离宁静越来越远了。——这是我们为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我们应当为自然悲哀,向她忏悔,更应当为自己悲哀,并且要唤起警醒,用行动使之重获新生。

那么,宁静又在哪儿呢?
——在书中。
书是宁静的智慧;智慧在书中宁静。
读书的心情是一种宁静的心情。当你我的心沉浸于书中,在书博大精深的智慧中尽情畅游之时,书可以为你我插上翅膀,带我们步入一个无风无雨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在一汪湛蓝的天空中飞翔,让自己的手悠然地采撷美丽的云。
当然,你读书时还可以为书中的人物时而悲、时而喜、时而怒、时而惜……但,由于这都是发自你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情感,它与世俗当中的造作和逢场作戏毫不相干,所以说这仍是一种宁静的心情。只不过,较之一般宁静的心情内蕴更为丰富罢了。
可是,现在我却时常涌出一种怕见书的心情。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书似乎越来越叫人读不下去了。为什么读不下去了呢?我觉得这出于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功利心的驱使。为了一些非常的“名”和“利”,所以导致了错误的创作心态和出版心态。因而,现在的书出现了书不称价、名不副实的现状。某些人为了赚钱,而或粗制滥造,或描摹刺激内容……于是乎,翻开书页,便看见了数不尽的错别字,或叫人不忍卒读的篇什。你说,这样的书真正的读书人愿意去读吗?见了这样的书,真正的读书人心情能宁静德下去吗?——真正的读书人想躲开,抑或消灭这种现状。但,这是一时消灭得了的吗?你又怎么能够躲避得了这种书呢?况且,这种书有时会主动到你那儿串门,来个毛遂自荐呢!
可是,我们又不能不读书,不能离开书,那又该怎么去办呢?——毕竟还是好书多嘛。——宁静的心情是读好书的心情。

那么,我们还能到何处去寻觅宁静呢?
——去好朋友处。
好朋友是一杯宁静的香茗,你只有细细地品,才能感觉出她的滋味来。
心情不佳时找好友一聚,只消在静静的小屋内,选一个夜晚,点一支红烛,再与好友对坐,一边品茶,一边畅所欲言。在好朋友温馨的话语中,久而久之,你就会醉的。你的心境也随之陶然。你就会觉得你的好友宛似一支初绽的花,其芝兰似的香气,将永远居住在你的小屋里,久而不散,回味隽永。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我约了一位好友离开了喧嚣的都市,远游到了一个有青鸟脆啭、绿水潺潺的地方。站在河岸,我和好友好生奇怪:现在是冬季了,为何这河水不结冰,反而却悠哉悠哉地流淌呢?——是为了欢迎远寻宁静的我们这两位吗?还是为了报答今年冬天这温暖如春的气候呢?
这些问题好友和我无从释然,我与好友也不想释然,更何况我俩早已陶醉在大自然宁静的怀抱当中,早已无神顾念这些了。
伫立在风中,背影融进夕阳里,凝眸那一脉女儿绿的活水,和河对岸苍苍的蒹葭,我和好友润在了这宁静超然的境界里,开始做悠远的沉思……
良久,良久,我与好友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吟咏陶渊明的那首《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咏毕,我与好友相视而笑。却也无语。
——那是无需任何言语的。
那是一种无他的、心的互通与共鸣。
那是一种心的宁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