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庐揽秀
“匡庐揽秀”中的匡庐,是庐山的另一名称。我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我觉得不论从自然景物的形态特征,还是从游人游罢归来的情感体验来看,这个名字都更能给人一种贴切和回味无穷的感觉。另一方面,尽管文人墨客、
“匡庐揽秀”中的匡庐,是庐山的另一名称。我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我觉得不论从自然景物的形态特征,还是从游人游罢归来的情感体验来看,这个名字都更能给人一种贴切和回味无穷的感觉。另一方面,尽管文人墨客、专家学者们为庐山的自然景观概括出了雄、奇、险、峻、秀、幽等特点,但我认为,从整体特点来看,这里的景观特色仍应以一个“秀”字为主。匡庐的山峰,犹如一位天生丽质的倾国娇娃,世间好美色者,蜂拥而至,争睹匡庐的风采,我亦不能脱俗。
匡庐的景色,以奇峰为主,万峰竞秀,势如碧笋。缘山蹊而行,危峰石柱,层出不穷,怪石峭岩,劈面而来,身临其境,仿佛行走于石林中。环顾群峰,或如针、或如柱、或如梭、或如笋、或如塔、或如兽、或如蘑,千姿百态,巨细参差,你拥我,我并你,彼呼此应,或即或离,亦亲亦疏。妙然天成,胜于人意。这些石峰既不同于云南石林的矮密,又不同于桂林峰林的浑柔,既不象黄山的雄峰之上立纤脊,也不象雁荡孤峰独立偶然见。他们似经刀斧,四壁陡直,拔地而起,纤中有刚,秀出云表,亭亭玉立,登上峰顶,周观众览,四下里峰林如锥,无峦无障,犹如仙人犁田,广种玉笋。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说岩陡则险、水多则瀑。步入这里最著名的“三叠泉”漫游,山青水秀,那瀑布如滚玉泻珠,悠悠从天而下。仰望峰岩,山壁倒映潭中,离合明灭,忽聚忽散。溪中有瀑,瀑下有潭,潭边有滩,滩上有桥,绕山而行,幽秀无比。
匡庐的山水之秀足以令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无数奇峰碧水使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然而,这给人的享受毕竟是单一的。如果没有山风振起的松涛、疾雨洗出的青翠、薄雾托出的溟蒙、瑞雪装点的娇憨、……这种立体声画效果,你就无法领略到经过大自然加工过的风景艺术美。也许是我比较幸运吧!在匡庐,我几次登山到这里居然把这些天工的“手笔”都看了个够。在风、雨、雾的交织作用下,匡庐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仙山琼阁,其时,风卷着残雨打过来,抽在青翠欲滴的树叶上,沙沙作响,这声音犹如仙乐,时疾时徐,汇聚成一部娓娓的交响音诗。空中烟雾迷蒙,赤裸裸的岩石逐渐模糊,云隐没了谷底,只有影影绰绰的峰巅在雾海中浮荡……匡庐被幻化了,成了不可思议的仙境。
到过匡庐的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雄奇峻秀。天公何以独垂青睐于此地!此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虽纤而不娇,奇而不诡,灵而不顽,……姿彩中含有一种夺人的灵秀之气。
俗话说:“秀色可餐”。纵观匡庐,确实可以代饭。匡庐以峻秀为主,而秀色之中又有分别:从山水形态上看,这里山纤水细,属纤秀;从色彩上看,这里浓荫郁郁,属碧秀;从风景特色上看,这里变幻莫测,属奇秀;……有此种种,登匡庐,揽秀色,腹不饥矣!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最后的从容
下一篇:红颜弹指去,刹那芳华为谁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