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痴书
半夜醒来,习惯性打开手机,“EBOOK”电子书还在打开状态。妻睡着,呼吸深沉;孩子叽里咕噜着,不知又梦到了什么有趣事物。窗外,月色朦胧,树影婆娑。秋夜,安静而祥和。整个世界睡着了,我醒着。电子书页面很
半夜醒来,习惯性打开手机,“EBOOK”电子书还在打开状态。妻睡着,呼吸深沉;孩子叽里咕噜着,不知又梦到了什么有趣事物。
窗外,月色朦胧,树影婆娑。秋夜,安静而祥和。
整个世界睡着了,我醒着。
电子书页面很精美,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心里安静而充实,看书的感觉实在好,特别在安静的夜,更是风味别具。
对我来说,已经不能算看书了,痴书才对。别人痴于情,我痴于书,不管痴什么,痴总归是非正常的一种状态吧。这是十几年落下的痼疾。
痴书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红日》等“小人书”流行,这些东西对那时的我冲击很大,大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记得那时我的同桌是个小女孩,有本《铁道游击队》,家人买的。七十年代,多数人家经济生活不富裕,小孩手中的“小人书”算是一种奢侈品。小姑娘有了“小人书”,骄傲得像个小公主,对“小人书”视之如珍宝。每到下课,大家“哗”的一下全围过来,抢观看小人书的好位置,作为同座的我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也就从“小人书”开始,让我感到了看书的乐趣。那时一度痴想,只要有“小人书”看,永远不吃饭都行。很长时间做着相同的梦,那梦现在还记得:自己躺在山一般的“小人书”堆里看着永远也看不完的“小人书”。于是就渴望自己也拥有一本。
那时星期天,经常随父母到小镇上卖菜。一有机会,便溜到镇上的新华书店,热切地看着架子上花花绿绿的“小人书”,闻着书店里特有的书香想象着每本书里可能的内容,直到父母卖完菜来找我。那时,每本“小人书”的封面、在书架上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家境很不好,“小人书”对我来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那时就深深地认识到“钱”的重要。一次,随母亲到镇上的中药铺抓药,认出一种药,是当地长的枸杞根的皮,就问掌柜那东西收不,掌柜说收,但只收晒干的。我大喜,忙问了价。从那以后一放学,就拿起小锄头,满野地的刨起枸杞根来。那东西长在沟沿上、坡地边,枝上长满刺,很尖利,一不小心就被扎出血点。那些日子,双手总是伤痕累累。枸杞根扎得很深,不好刨,小孩子力气又小,半天下来,也就能刨十来根。记得那是秋季,枸杞上长满“红果果”,刨累了摘些软的吃几口,倒也甘爽,也算一种补偿吧。斩下老根,到溪水边洗净,再用石头一根一根将老皮砸下来,回家晒在太阳下。弄了近两个月,倒也有不小的一堆。那时,看着自己的战果,仿佛那已经是一大堆“小人书”了,那是自己第一次认真做一件事,也是第一次体会到现在叫做“成就感”的东西。
那天,我在那药材堆前坐了很久。
找到机会卖掉,得了一块两毛钱,兴奋极了。第一次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就第一次有了做“富人”的感觉。那个年代,一块多钱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我第一时间冲到了新华书店,第一次迎着书店掌柜的目光充满了自信。最后买的书现在还记得,叫《黄帝战蚩尤》,共两册,每册六毛钱。那书我保存了十几年,最后在一次搬家中丢失了,现在还遗憾不已。
从那以后,书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了看书成痴的地步,书店、书报摊、阅览室、图书馆成了光顾最多的地方,书也成了自己投资最多物品。
记得在县城上高中,晚上一点钟前是没睡过觉的,那时我住校,晚上熄灯后只有饭堂前的灯亮着。借着昏黄的灯光,嘴里嚼着母亲烙的“锅盔”,深深地沉醉在书的世界中,虽然生活清苦,但精神上感觉很充实,那充实感觉现在都在怀念。
自己看书从来没有目的,喜欢就看,什么书都有,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享受书的乐趣,这也许是痴于书的原因吧。
后来成了家,对书痴得更加厉害。妻家人见我不抽烟不喝酒,尚无不良嗜好,于是放心大胆地把姑娘交给了我。结婚后,妻才发觉上了“贼船”。且不说家中很大一部分开销用于购书,对于我挑灯夜读的习惯也不胜其烦,哗哗的翻书声让她敏感的耳朵饱受摧残。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没有我的翻书声反而不习惯,这让我深感惊异。
电脑进入人们生活,看书变得不再那么困难。对于看书成痴的我,无疑开了一道方便之门,于是乎“痴”得更加地深了。一有时间,便两眼通红地在各大书网疯搜狂下,硬盘的容量更是一升再升。
现在,MP4、手机也能看书了,无疑让自己带了一个移动书库。背着图书馆的感觉实在美妙,像掉进酒缸的酒鬼、进入宝山的盗贼!
妻和孩子还睡着。我惬意地转过身,翻开精美的电子书页面,深深地沉入到书的世界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时光如流水
下一篇:沉睡的历史生命的礼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