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庙会

药王山庙会

竦敬散文2025-04-08 09:53:44
地因人而名,山因名而扬。提起孙思邈,人皆知是耀县人,唐代名医,世称药王。孙氏隐居耀州五台山,后人更山名为药王山。自古每年农历二月二,山上必有一场热闹非凡的庙会,至今长盛不衰,当地政府推波助澜,名在崇古
地因人而名,山因名而扬。提起孙思邈,人皆知是耀县人,唐代名医,世称药王。孙氏隐居耀州五台山,后人更山名为药王山。自古每年农历二月二,山上必有一场热闹非凡的庙会,至今长盛不衰,当地政府推波助澜,名在崇古,实为经济。
每到农历二月二前几日,四面八方的赶庙会者蜂涌而至,有卖狗皮膏药的,有算卦的,有做各类小生意的,有道士,有乞丐,有小偷,有骗子,也有歌舞杂耍卖艺之人。他们在山上山下,沟沟岔岔,沿路摆摊,足有四五里长,目的只有一个:添庙会之热闹,赚游人之钱财。
每到二月二凌晨,便有善男信女起早贪黑上山,争着在药王庙前烧第一炉香,祈求身体安康,祛病消灾。到了中午,山路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方圆百里之内的人皆奔药王山而来,有坐汽车的,有坐火车的,有步行的,他们扶老携幼,更多的是年轻人,或勾肩搭背,或搂腰拉手,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盛况绝不亚于伊斯兰的朝拜。药王山如大海纳百川之流,每一条路“彩衣闪亮胜春色”,每一个人“虔诚药王增福寿”。山路上,行人黑压压一片,车堵人堵,寸步难行,人满为患。一会儿你挂了我的衣服,一会儿我踩了你的鞋子。更有毛头小伙凑近某一美女,一挤一涌,搞不清是制造惯性还是制造德性;春天干旱,路上尘土飞扬,尤如黄色的云雾,风尘翻腾,路旁一些凉粉、烧饼、咸汤面之类的小吃生意红火异常,老人们说,尘土是药王爷向百姓撒的药面,吃下去不得病反而防病。有的小吃摊,“罗卜快了不洗泥”,上一个人吃空的碗,摊主用抹布一抹,又给下一个人盛。一个庙会下来,不曾见谁得病投诉。
山路上,人多得走不动,就在路旁或购物,或算卦,或游玩。算卦的地摊随处可见,一个卦摊围一大堆人。算卦先生大都戴墨镜留长发,摸着游人的手,满口海阔天空,唾沫雨星乱溅,直说得被算者目瞪口呆,心惊胆颤,求其消灾灭祸,于是一手交钱一手开方,完成了交易。有一算术低劣者,突然拉住一位上山的学生,惊叫:娃呀,你父母早亡!跟在后面的父母怒气冲天,拳脚上去,算命先生夹着尾巴一溜烟逃跑了。
杂耍舞蹈算是庙会一大景观,一个偌大的蒙古包是剧场,外面搭建两米高的小台子,两个着装极为暴露的美女扭捏近乎下流的动作,一个男子手持话筒,大喊大叫,招揽生意,台下站满了痴迷者,他们的眼珠瞪得几乎要从眼眶中蹦出来,口袋里的钞票“突突”地想向外跳。有的人想看但不好意思,就站在蒙古包前的一个“套圈”场上,名为套圈,实为偷看台上的美女。“套圈”的场内布满了香烟、啤酒、饮料、玩具等各类杂货,几个蓬头垢面的男子一个胳膊上套满了碗口大的竹圈,一手拿着带铁钩的木棒,声嘶力竭地叫喊:“套啦套啦,一块钱十个圈!”有人就在围栏外向场内的杂货扔圈,有的扔了十块钱的圈一个也没套住,摇摇头就走了。有套住杂货的人,欣喜若狂,但他不要杂货,换成竹圈再套,直到一个不中方肯罢休。有人不解,庙会上套圈的摊子二三十家,唯独此摊生意兴隆,问之,摊主答:“我占了好地方,艳舞门前!”
人多,就可混水摸鱼。小偷们忙着“以劳取酬”,手指如尖刀一般插入游人的口袋,箭一样收回,但比小偷更快的是便衣警察。“叭”一声,冰凉的手铐戴在小偷的手上。更有游人当场抓住小偷,众人如打过街老鼠一般。直到小偷叫爷磕头为止。另一种叫爷磕头的是乞丐。他们衣衫脏破,满面黑灰,大多缺胳膊少腿,或是瞎子,趴在路中间,手拿一钵,情景交融地向游人乞讨。一些外地游人大发慈悲,给一元到十元不等,但本地人铁石心肠分文不给:这些乞丐皆为职业性质,有组织、有预谋,每年都来这里赶庙会。天不亮,有人用车把他们拉到庙会,晚上又拉回去,然后分赃。有的“瞎子”乞丐,你给一毛,他不理你,你给十块,他立即满面堆笑,叫爷不绝。
当你随着人流慢慢地逛到了山顶药王大殿,只见大殿里供着药王慈眉善目的彩色塑像,塑像前跪倒一大片,善男信女们嘴里默念不止,然后向功德箱内送上自己的虔诚。大殿旁边是一个很大的黑铁香炉,香炉中蒸腾出浓浓的青烟灰末,呛得人眼泪长流,咳嗽不止。众多的香客一边上香,一边拿着一个黄纸包,闭眼自语:药王爷,给我抓些药。不一会儿,那纸包里就落了一层白色的香灰,香客如获至宝,藏进口袋里,等回家给全家人吃下,祛病强身;有的香客,当时就将香灰用矿泉水吞下,一种幸福就荡漾在脸上。
从大殿的后门出来,就是药王山的另一景观——摩崖石佛像“摸摸爷”了。传说这石佛异常神奇,人身上哪儿生病,只要摸一下石佛的相应部位,就会痊愈。石佛千百年来被人摸得乌黑发亮,光可照人。有头疼的就摸佛头,有肚子疼的就摸佛的肚子,有关节炎的就摸佛的关节;一个痔疮患者想摸佛的屁股但佛坐着,一个阳萎患者想摸但被雕塑者隐去。他们说,药王山应该各雕一个裸体男女石像,不能省略人身上一个器官。一个耀县人听见后,认为他们亵渎神灵,怒道:你们是在糟蹋药王山!好事的游客驳道:你们借着老孙的名气发了财,脾气也变大了。如果在唐代,我非用重金把孙思藐这个人才挖走,把他的户口落到我们县。你们牛啥哩,不就牛个孙思藐嘛!耀县人道:你们县从古到今有几个叫人发财的名人?外地游客气得直翻白眼,无言以对,仰天大叫:我发誓要成为名人,造福后代!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