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城无处不飞花
吴川昆明商会会长李亚生的人生轨迹……——题记通津河,一条鲜为人知的小河。在中国地图上看不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吴川地图的西北角上,才找到一条弯弯的曲线。她算不上源远流长,更够不上名山大川。然而,正是这条并
吴川昆明商会会长李亚生的人生轨迹……——题记
通津河,一条鲜为人知的小河。在中国地图上看不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吴川地图的西北角上,才找到一条弯弯的曲线。她算不上源远流长,更够不上名山大川。然而,正是这条并不引起世人注目的小河,却是一条流淌着英雄故事的历史长河。抗日名将张炎将军长大在通津河畔,著名的外交家刘华秋是踩着通津河岸的黑土地,一步一步走上共和国的政坛。千百年来,通津河以其涓涓的乳汁,及其两岸的肥壤沃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吴川儿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吴川的仁人与志士。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九六二年,李亚生出生于通津河畔的百年古镇--吴川市塘缀镇。潮涨潮退,花开花落,通津河滔滔的河水,陪伴着他走过了梦幻般的童年。入学的第一天起,他生命的岁月就被卷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那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童年的大好时光多浪费在写大字报,批林批孔,批判师道尊严。还经常到农村参加生产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真正用于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很少。初中毕业后,小商贩家庭出生的李亚生由于比不上贫下中农的子女根正苗红,他象许许多多有抱负的青年一样,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后来的历史学家们称在这一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为“被历史遗弃的一代”,李亚生是这一时代的弃儿之一。
他有六兄妹,他是老大。一家人的生活靠父亲在塘缀圩摆卖的鱼摊挡赚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吴川有近一百公里的海岸线,但没有一公里在塘缀,塘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陆小圩,境内丘陵遍布,产鱼很少。李亚生父亲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骑上那辆只有车铃不响的旧自行车往梅录、吴阳、黄坡等地收购海鱼,又赶回到塘缀圩自己的摊位上出售。生活的巨大压力,超负荷的劳动,父亲一天天消瘦,李亚生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经成人懂事的李亚生,决心帮助父亲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一天早上,当父亲推着自行车刚要出门的时候,他二话没说便爬上父亲的车尾架上,硬着要跟父亲去梅录卖鱼。自这以后,他要求父亲让自己到梅录去卖鱼。从此,李亚生便开始了做鱼贩的生涯,这一年他刚好十八岁。或许是来自父辈的遗传,或许是天生的一块做买卖的料,他从海边贩回来的海鱼既新鲜又适销对路,价廉物美,故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家里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寒来暑往,秋去冬来,李亚生父子俩的鱼摊挡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家里有了不少积蓄。手里有了钱,李亚生不再象他父亲那样甘于做小摊小贩,他要把家里的积蓄转化为资本,做更大的买卖。当打听到广西北海的海产品比当地的品种更多,价钱更便宜,他带着六千元钱,在湛江租一辆货车前往北海。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他只得通过当地的中介去收购海鲜,带去的六千元钱差点被中介骗走,好在他醒悟快,机智地将已经交到中介手上的钱要了回来。第一次去北海不但购不到货,还赔了租车费。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李亚生第二次去北海不象第一次那样急于求成,他从湛江坐上去北海的班车,到那儿找间最便宜的招待所住下来,然后到市场上寻找货源。几天后他终于摸索到了采购海鲜的门路,收足了货,做足了保鲜措施,打好包装,从北海租货车运往梅录、广州等地批发或零售。这一回,他赚了两千多元,尝到甜头后,头一个月他就往返北海六七次,一个月下来就赚了一万多元,那是他父亲过去三四年也赚不到的钱。在八十年代初期,“万元户”已经了不起,而那时李亚生已经快成了十万元户了。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李亚生的人生路可能是另一道轨迹,但历史偏偏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没有沿着贩运海鲜的路走下去,而在这条足以让他很快成为百万富翁的路上,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拐弯。这个大拐弯让他在商海里漂泊了数年,让他尝尽
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饱受了世态的炎凉与冷暖。
2、商海茫茫几舟沉没几舟浮
一九八三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深圳及珠三角一带抢先喝了改革开放的头啖汤,已经显山露水。如果说从“文化大革命”走出的一代是“被历史遗弃的一代”,而广东十年的泡沫经济,却又让这一“时代的弃儿”,反而成了这特殊阶段的宠儿。那时候,吴川的乡镇企业有如雨后春笋,一栋栋厂房,一条条烟囱拔地而起。尤其是塘缀镇,一间间糖酒机械设备厂、五金制品厂、纸箱厂、纸制品厂等遍地开花。李亚生也坐不住了,他停了贩鱼生意,拿出赚来的近十万元,在塘缀办起了一间五金制品厂,生产锌铁皮水桶。这种产品从机械设备到生产工艺都很简单,从建厂房到叮叮噹噹敲打出第一批产品,前后不足半年,产品质量经有关部门鉴定,质量也响噹噹。但缺乏市场调查,产品销路打不开。尽管李亚生走南闯北,所能拓展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小。锌铁皮水桶在解放初期就流行了,但笨重易生锈又不耐用,那时市场已经推出了塑料水桶,轻便耐用,价钱又便宜,锌铁皮水桶早已被消费者冷落了。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失去市场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李亚生不得不将产量一压再压,工人一减再减,直到最后关门停产。李亚生投资的五金设备厂前后不足三年,投入的资金就缩水了一半。
何去何从,令第一次在商海里碰了钉子的李亚生,又一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九八六年,湛江的“两水一牧”战略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两水一牧”即指水果、水产品和畜牧业,实际上还包含粮油和糖等。当珠三角一带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千方百计吸引外资发展工业的时候,湛江人却把目光锁定在荒山、荒水和荒地上。尽管当时的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充分肯定湛江的做法,还在湛江开了两次全省农业工作现场会议,推广湛江的经验。但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两水一牧”是湛江人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开挖出的一个大泥潭,它不仅使湛江错过了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还为日后湛江经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李亚生也不知不觉被卷入这个湛江人为自己设的泥潭当中。他与另一股东合伙,两人拼凑了三十万元,到湛江南三岛养虾。他们向当地政府申请征收三十亩海边滩涂,而后将这些烂滩涂用推土机挖成虾塘,放养了虾苗。这种虾叫罗氏对虾,是生活在热带水域的虾类,其最大特点是生长期短,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是不耐寒。他找来养虾资料精心研读,虚心向当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