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天国

相约天国

桑斧小说2025-04-24 15:38:55
他和她都是这座城市的佼佼者。他们最初也是就读于这所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读高中时期他俩并不认识,后来他们考取了一所全国重点理工大学,因为老乡的缘故让他们在遥远的省城从相识到相知。三年后,他们从相恋到相约
他和她都是这座城市的佼佼者。
他们最初也是就读于这所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读高中时期他俩并不认识,后来他们考取了一所全国重点理工大学,因为老乡的缘故让他们在遥远的省城从相识到相知。三年后,他们从相恋到相约考入到了全国一所重点理工大学读研究生。他们的理想是若干年后能够双双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共同的追求使他们有了携手进洞房的缘份,不久,他们有了聪明的儿子。
他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仔细研究了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经历。通过再仔细研究,他们发现了这些科学家都是在国外学成的,通过再仔细再仔细考证,发现了在如今的教育体制和硬件设施的土壤里还没有衍生出诺贝奖得主。他们作好了两手准备,我儿子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贝尔!
但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和热情从未褪过色。有时能为一个分子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时又为一个元素的而消逝而三月不知肉味。他们擅长于搞实验、写论文、作那些在旁人眼里冗长得不能再冗长的学术报告,而对研究所领导及周围人要求论文署名或获奖后请客的暗示显得那样麻木迟钝。
由此,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试验室的钥匙孔常被人塞进火柴棍,酒精灯常不冀而飞,楼梯的走廊里常有西瓜皮出没,自行车的前后胎也轮番“漏气”……
显然,这是那些见面后抱以微笑,背后却嫉妒得咬牙切齿的同事们的所为。
岁月蹉跎。当他们真正领悟到诺贝尔奖得主的脑袋瓜子是各种形状的,有圆的有三角形的还有不规则图形的,像他们这种正方形的脑袋,要想获得诺贝奖真的是可望而不及,最终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当他们想明白个中缘由之后,业已鬓发斑白,年届退休哀叹之余,他们决定将自己事业的接力棒交到儿子手里。
在中国——作为一个领土为世界第三,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截止目前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要想靠他们的继承人……唯一的儿子来实现大国的大理想。作为家长,他们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一切都是按规定动作和既定程序进行的,孩子学习时间表的计量单位是分钟而不是小时,休息时间还精确到了秒。
先天的优生加上后天的优育,他们的儿子贝尔在这座小城的中考中,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这座小城里师资力量最强,设备最好的重点高中。
贝尔的坚强毅力和高智商使他再度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的学习态度也被学校公立为楷模。
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如期举行。贝尔也报名参加了这个赛季的1000米赛跑。
“你在我脑海中跑了一整天,你的腿一定很累吧!”
“晚上7点整,桃园餐厅8号桌等我,不见不散!”
被同学们誉为校花的蝶儿在操场的一角,将一束橘红色玫瑰花塞到了贝尔怀中,不容他再问,已经融进了人群。
他整整提前10分钟来到了桃园餐厅坐在了8号桌旁。
差5分7点的时候,餐厅门口出现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面带微笑站到了他的面前,并小心翼翼地将13朵玫瑰花插到了餐桌上的小小花瓶里。
他们谈了良久,他们从考而优则万事成的考试制度,谈到了文坛的韩寒白烨之争;他们从奥巴马到马英久,从学习到未来的工作,从事业到明天的生活……他们发现,正像她们各自最初的预测一样,他们之间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感动双方已经完全占据了自己的心灵,两颗年轻、躁动的心同频率地跳动了。
临分手时,贝尔问蝶儿:
“我可以向你问路吗?”
“到那里?”
“到你心里!”
蝶儿嫣然一笑。
这一夜,她幸福地失眠了。
这一夜,他则是手握着笔,在自己卧室的写字台上几乎写了一夜日记,几乎是再创作了一个贝尔版的《青花瓷》……
贝尔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让他学写日记,说写不出好日记的人将来也写不了好论文。至于他记什么父母也很少管,虽有时来翻翻,也不过是检查一下书写、错字、标点和句式。
有记笔记的习惯已经有10年了,记下的日记也有十几本了。
如果说,贝尔最初的日记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给父母看,那么,现在的日记就是为了发泄自我,寻找自我和平衡自我了。所以,他开始收集和保藏那些日记本,而昨夜的日记,他则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只是早晨走得太急钥匙忘了拔下来。早已退休在家的二老每天都是在儿子走了之后开始收拾房子,昨天孩子回来那么晚,母亲在给儿子送夜宵时发现孩子在埋头写日记,满脸绯红,握笔的手甚至有些颤抖……
于是,母亲隐隐感觉到了什么,她跟老伴商量的结果——抽查儿子的日记,尤其是这几天记的,必须查清楚。
这个家庭的悲剧的帷幕便由此拉开……
他们惊恐的发现,儿子的魂让一个女孩勾走了,他们虽无意让儿子终身不娶,但至少现在是读书成就大业的最好时机,必须六根清净,否则,他们担心那个实现诺贝尔奖的梦想将永远不会变成现实。
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他们决定在不伤害儿子自尊心和影响学业的前提下,与那小“魔鬼般的女孩”较量一番。
她是谁?
他们既不能问儿子,也无法问儿子周围的任何人。无奈,只好亲自“调查取证”。
父亲和母亲的晚年生活突然丰富起来,父亲背起了家里好多年都没有用过的傻瓜相机,母亲也背着干粮和水果寸步不离的陪伴在父亲左右,这种举动让儿子兴奋又有点不解。
“夕阳无限好嘛,我们不过是想活得轻松一些、潇洒一点,待谢世之时心安理得罢了。”父母意味深长地说。
无论是阅历、经验还是心计,儿子自然都不是父母的对手,一切都在儿子悄然不觉中发生。
他们悄悄地配制了儿子抽屉的钥匙。
他们偷偷复印了儿子的日记中有“有问题”的段落,也复印了“她”给儿子的几封情书。
他们采取秘密跟踪的方式偷拍了儿子和这个女孩幽会、游玩的大量照片……
他们也查出了这个“魔鬼天使”的家庭背景。蝶儿原来是一个千万富翁的女儿,他爸开的煤矿每天产煤都在千吨以上,原煤远销江苏、江西等地,有自己的储货码头和运输船只。蝶儿学的是艺术类专业课,据说画的山水画代表学校最高水平在省里参展获了个二等奖,学校的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