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沟的枪声

老头沟的枪声

安怗小说2025-10-21 07:34:32
第一章雪夜来客夜,漆黑漆黑的,荒原上传来饿狼长长的嚎声,凛烈的寒风狂啸声。雪地上,飘浮着一闪一闪的鬼火。这鬼火是万人坑里的枯骨逸散出来的磷,遇风而燃,发出的微光。老头沟有煤矿,日本人从关内和关东各地抓
第一章雪夜来客

夜,漆黑漆黑的,荒原上传来饿狼长长的嚎声,凛烈的寒风狂啸声。雪地上,飘浮着一闪一闪的鬼火。这鬼火是万人坑里的枯骨逸散出来的磷,遇风而燃,发出的微光。老头沟有煤矿,日本人从关内和关东各地抓来的劳工,送下井挖煤,经常发生矿难,劳工死了就扔进深坑,草草掩埋。炮楼子顶上站岗的日本鬼子,缩着脖子,夹着三八式步枪,来回走动。狗皮帽子,棉大衣,抵御不了零下四十度的奇寒。狂风吹起来的雪粒,像钢珠一样打在脸上,身上,才换班一会儿,棉大衣就像盔甲一样硬梆梆的了。铁丝网后面,是开拓团强占来的良田,日本人的新家园。这个屯的开拓团成员,都是从北海道举家移民来的,他们能适应延吉的气候。是日本政府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每村移民一半儿,政府发给补贴。强占中国人的良田,一公倾只给一元。这里小盆地上是大块的良田,可以种水稻、大豆、苞米。山上是满山的树木,可以砍来取暖。地下,是优质烟煤。约西,满州比北海道好多了,他们在北海道租地主的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交了租子,剩余的粮食,连半年都不够。只是一样儿不好,中国人的眼睛里,闪动着仇恨的目光。山里的红胡子(抗联)常来袭击皇军,令他们心惊肉跳。土匪也喜欢抢开拓团,因为开拓团有枪,有大米,战斗力不强。而土匪多是失地农民,走投无路,只好上山当绿林好汉。最近有好消息,山里的红胡子杨靖宇,被皇军抓住了。皇军很奇怪,皇军封锁这么严,杨靖宇在山里吃什么?切开他的肚子,里面没有粮食,只有树皮,草根,棉花套子。是什么让这个铁汉,饿着肚子坚持作战?有这样的中国人,这大块的良田,能保住吗?满州是日本人的王道乐土?中国人似乎不喜欢和日本人共荣。日本人很喜欢和中国人共荣,把在关东生产的大米、大豆、森林里砍伐的木材、地下挖出来的优质煤、开采冶炼的黄金运回日本,支持“圣战”。日本资源贫乏,太需要和中国、东南亚共荣了。东南亚的象胶、大米,大日本帝国也大大的需要。还有朝鲜的女人、菲律宾的女人,可以送进军营当慰安妇。当然,上等的慰安妇,是日本女人。
风雪中,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小伙,机警地钻过铁丝网,低着身子小跑着钻进铁路工人住的大院,在一家门上敲三下,门开了,小伙子闪进屋里。开门的是二婶,二叔也在家,二个堂弟都睡了。二婶用苕帚给他扫着雪道:“还没吃饭吧?有大饼子吃二个,喝点开水。”小伙子道:“半个月没吃上饭了,走了一个多月,才从蒙江边打边走到这儿。杨靖宇将军被叛徒出卖,牺牲了。我们支队只剩下十八个人,转移到长白山来。二叔,得给我们弄些粮食。”二叔道:“现在日本鬼子对粮食、食盐、火柴、棉布、电池、医药控制特别严,实行配给制,每家发一个配给证,三天到洋行领一次。中国人不准吃大米,以前供应的是高梁米,苞米,现在供应的橡子面。就是每家省点,也拿不出多少来。你先在家住几天,我向党组织汇报,想想办法。警察来查户口,你就说实话实说,是我侄儿于德水,你爹是警察,他们也都认识。你知道你吃得大饼子是哪来的?是我们到鬼子的运粮车上偷的,在半道上扒上运粮车,掀几麻袋下来,偷偷地扛回来。那橡子面吃了,拉不下屎来,得用手扣。德水,你们现在有多少枪?”德水道:“十八个人,十三条三八大盖,二条汉阳造,二把盒子炮,一挺歪把子轻机枪。”二叔穿上棉袍,戴上狗皮帽子道:“我到镇上向组织汇报,想办法给你们解决粮食问题。从小鬼子供应情况看,兔子尾巴长不了了,我们再坚持几年,就能打败小鬼子,光复了。现在小鬼子的关东军,精锐都抽调到南洋去了,补充的都是半大小子,有利于咱们的部队打游击。你有良民证没有?”于德水道:“有,我因为小,常化装进城镇侦察,办了个良民证,还是我爹给我办的。”二叔道:“有就好,在家多住几天。你带着枪吧?让你二婶藏起来。”
二叔在养路道班当班长,对镇上情况,小鬼子的人员、装备很熟悉。道班的监工员、工目是日本人,工务段的段长、工程师等都是日本人,道班工人,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朝鲜人。朝鲜人中有几个共产党党员,在长白山里的抗联朝鲜支队营长金日成,带着打剩的部队撤到苏联去了,这几个朝鲜人和金日成失去了联系,参加了中共党组织,坚持秘密抗日活动。道班情况也很复杂,汉人、朝鲜人中有几个亲日分子,国民党军统、中统的外围人员,亲伪满州国的保皇党。所以,共产党员活动都非常秘密。日本人对共产党、国民党一视同仁,一旦抓住,就秘密处决。道班工人住得泥胚草房,就在道班周围,日本人住在有炮楼有围墙的大院里,是红砖青瓦房。

第二章冷面馆的秘密

老头沟镇沿河街,紧靠布尔哈通河堤,有一家冷面馆,铺面不大,只能摆十张桌子,平时客人不多,来的都是熟客。小店座北朝南,布尔哈通右岸,是连绵起伏的长白山山脉,寒冬季节,一座座山像只只大馒头,高大的松树,像披着白风衣的武士,静静地站立在山岗上。一丛丛的灌木,树叶掉光了,只剩下枝干,在寒风中发抖,苕条、榛子棵、鞑子香、野百合深埋在雪中。春夏秋三季奔腾咆哮的河水,像被冻实了,上面铺着厚厚的白雪。有几个小孩子在冰面上划冰,撑冰车,不时传来他们的欢笑声。
现在是晚上六点钟,冷面馆还没关门,有几个客人在吃荞麦冷面。老于进了面馆,找了张桌子坐下道:“李掌柜的,来一碗冷面。”李掌柜的过来,看了看老于道:“冷面没有了,有下酒菜,来小瓶高粱烧酒?”老于道:“好吧,有啥下酒菜?”李掌柜道:“猪头肉,口条,红油耳丝。”老于道:“好吧,一样来一盘。”李掌柜的很快端上下酒菜,拿来一小瓶酒,俩人边吃边低声交谈:“老家来人了?”老于点了点头道:“从老杨头那来的几个老客,想做点粮食生意。”掌柜的道:“这年头儿什么生意都好做,就是粮食生意没法做。”
那几个吃冷面的吃完走了,掌柜的关上店门,在老于身边坐下道:“有什么指示?”老于低声道:“老杨头被叛徒出卖,被鬼子抓住杀害了,剩下十几个人跑了过来,有我侄儿,他们得弄些粮食,好挺过冬天。”李掌柜的道:“现在有钱也没地方买,小鬼子对粮食控制的特别紧,你有啥办法没有?”老于头道:“只有在鬼子运粮车上想办法了。”李掌柜的点了点头,道:“我召集几个人,开会研究一下行动方案。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