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的浮想

《六月天》的浮想

霞踪散文2025-07-24 12:46:05
数九寒月,捧起《六月天》,正如六月的天,温暖连同浮想铺天盖地而来。不是说这本书有何等出名,也不是说这个作者是什么大家,而是这本书却出自于我生命中曾经相遇又曾经相识和想知的一位同学之手。捧读这本书,我就
数九寒月,捧起《六月天》,正如六月的天,温暖连同浮想铺天盖地而来。
不是说这本书有何等出名,也不是说这个作者是什么大家,而是这本书却出自于我生命中曾经相遇又曾经相识和想知的一位同学之手。捧读这本书,我就会以无比感恩的心怀念那一段岁月,那一段故事,那一次次鸿雁传书。
记得那一年是1985年,我们走进了同一所学校,青春年少无拘无束和开放善谈的性格很快使我们组成了一个三人学习小组:你负责帮助我修改作文,我负责帮助你们提高英语和数学成绩,士荣大哥负责帮助我提高历史地理成绩。于是乎,每天的傍晚,老樟树下,多了许多讨论的话题;校园一侧的田野,多了许多我们灿烂的足迹。作为小妹的我,只是愿意跟随在你们的背后,听你们诉说,随你们争论,而对于我们三人为议论中心的是是非非却是一概不知,此时的我纯洁的如同一张白纸,只觉得男生比女生豪爽大气,视野开阔,只是觉得我们是同学,而且是很纯粹的,有点桃园结义的那种。
那个岁月,温暖的阳光一直照耀着我前行,但隐隐的内心也有一丝丝的阵痛。记得高考快临近的时候,道貌岸然的那个数学老师却开始捣乱我纯净的心灵,弱小的我不谙世事的我犹如泰山压顶,逃学回家,士荣大哥却也无法平静在教室的一角,陌路赶来叫我回校继续读书,而你听士荣大哥一说更是义愤填膺,与豺狼针锋相对,破口大骂。为此事,豺狼怀恨在心,邮发匿名信,颠倒是非,污陷你们俩个。直至今天,我才从你口中得知这一事。人一生中遇到的幸福时光很多很多,幸福的事也很多很多,但人生最大的幸福却是背后有人默默地为你庇护为你付出,因为这一个幸福不是任何人能够随随便便得到的。
记得你考进了上海政法大学的时候,多少次鸿雁传书,帮我修改一篇篇小作。本人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中,所有的语文教师给我作文中批改的那些红杠杠也没有你那么多,那些温暖的信封不知保存了多少年舍不得丢弃,最后却是在第三次搬新家的时候因为你太出名因为男女有别因为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得不忍心烧了,不过烧得好痛,因为那是精神的美容品,是人生最华丽的片段之一。
前天晚上,在鸬鹚草堂,双手捧起这本书,有点急不可耐,随手翻阅,翻着的是一篇《谁看落花》,看得我泪眼婆沙。总以为你人在官场,一直忙在工作,忙中应酬,却不曾想依然在阅读,依然沉醉在文学的世界。说白居易看落花很性情,“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看落花,很寂寞很惆怅“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小衣。”……王阳明毕竟是心学大师,看落花看得很深邃……
《六月天》是一面镜子,官场起伏的二十多年里,法院厅长、人事局副局长、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尔今又是市府办主任,你却保持着这份从容,保持着这份淡定,平静地舒展这些文字;也为自己心伤,这些年,这些天,我都在干些什么?该思考的时候我却沉醉网络游戏,该阅读的时候却迷在电视镜头,平静的人生却这般浮躁。
《六月天》也是一面旗帜,引导我继续走好余下的人生。人生在世,不求自己有多少辉煌,但愿真真实实走好每个日子,留下一串美丽的足印。
《六月天》也告诉我,男女之间许多不可逾越的情感可以倾泻在书中,让怀念和回想拥有着更美的情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