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鼎山
金鼎山,因峰顶观日出,一片红光,因此又名金顶山。金鼎山海拔1680米,乃黔北佛教胜地,在贵州仅次于佛教名山梵净山,素有小峨眉之称。近日因到遵义探亲,与一友人前往登山游览,即可饱赏山川雄奇,又可领受佛教
金鼎山,因峰顶观日出,一片红光,因此又名金顶山。金鼎山海拔1680米,乃黔北佛教胜地,在贵州仅次于佛教名山梵净山,素有小峨眉之称。近日因到遵义探亲,与一友人前往登山游览,即可饱赏山川雄奇,又可领受佛教灵性的洗礼。
那天是阴天,早上曾下了一点细雨,空气潮湿,金鼎山笼罩在雲山雾海中。我是第一次登临,不知金鼎山具体形胜,只是跟着友人盲目登临,就如雾海行舟一般!
因不是朝圣烧香时节,沿途人迹罕至,显得有点清冷,只有我们两个孤客,倒也清闲优雅。
上得山来,爬了一段,浓雾渐开。来到一狭窄的脊梁处,有一验票处,中通一线,两边是悬崖绝壁,颇似鱼的脊背,又似华山一条道,稍不留神,就会跌下山崖,粉身碎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介绍,金鼎山上所有寺庙,几乎全部于文革毁于一旦,所存也残破不全,现在佛教恢复正在修葺。
又爬了一段石阶后,远远看见一宏伟红顶寺庙耸立。到了跟前,原来这就是金顶山第一座宝刹报恩寺,全新的钢筋水泥仿木结构,雕栏玉砌,厅堂宽大,山门前石阶伟岸,气势非凡。几名工匠正在最后完善,精雕细琢。
在报恩寺浏览一番后,继续登山,来到宝光寺,见寺门口悬挂一重吨半的古钟,使人很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不由肃然起敬。住持是一位肥头大耳目光有神胖笃笃的矮和尚,颇像武侠小说里写的身负绝技武功的异人,使我们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畏惧之感,不由得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细问细答,深恐惹他发怒,我们不是对手,抑或命丧荒山!其实这是我们对他们不了解,是我们凡夫俗子的庸人自扰。出家人慈悲为怀,哪里会无故伤身害命呢。并且我们还征得他的同意,用木杵撞了一下钟,钟声深沉宏亮,余音绵绵不绝。
告别宝光寺,来到普渡寺。此时一路观来,金顶山已显出它的高来,起先途中与我们比高周围山峰,已经落在我们脚下,须要俯视,真是一览众山小。
普渡寺在一把大火后已改建为一民房,还未重建,只是仍设有香火神像笼龛。“寺内”住有一老年和尚和一中年和尚。经交谈,得知那中年和尚已经还俗为俗家弟子,信奉的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也杀生。我们观这家寺院,周围种有蔬菜,还喂有猪、羊、鸡一应牲畜。在这深山之中,自给自足与世“隔绝”,不闻“凡尘”,真乃一修身养性、又不失凡人烟火食之大欲的理想所在和境界。
那老年和尚法号尽悟,已八十有余,仍精神矍铄,健谈,耳聪目明。他原来是这金顶山的方丈、总住持,住在山顶的大庙里。现已让位于一位中年得道高僧,他才到普渡寺来休闲念经普度众生的。谈起金顶山昔日香火之盛,老人不胜感慨,不过倒也平静心安理得,认为一切皆因前定,佛教界该有此一大难!他还说他有一位七十余岁的师兄,现已住持遵义香山寺。
翻过一座小山头,抬眼望去,金顶山仿佛高接天际,云封雾锁,金顶山大庙隐约可见。我们惊叹欣喜之余,奋力攀登。沿途还见一些已空无一物的寺庙遗址,立有牌子指明,据说这些寺庙都在规划范围之内,将逐一修复。
借助年轻力壮的脚力,终于抵达金顶大庙。大庙山门内有一石碑,上面刻有乾隆皇帝敕封的“小峨眉”碑铭。金顶大庙是方丈住持之所,经向小和尚打听,方丈已到香山寺有公务去了。
金顶大庙也曾遭毁灭,现两边的偏殿已经修建完毕,山门和正面的大雄宝殿正在修建,一些骡马正从山下驮来沙石等建筑材料,可见修建之艰难。
我们继续乘兴登上金鼎山最高点——金顶。此时浓雾已散,虽是阴天,看不甚分明,但周围数十里形胜,已尽收眼底。山顶风特大,且忽东忽西、忽左忽右,使人几乎站立不住,气温又远比山下寒冷,停留一会儿已是高处不胜寒,只得起步下山。下得山来,脚已被躅疼了。
金鼎山之遊获益良多,不仅饱览了山川秀色,而且对生活人生似乎又多了些感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