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有情
(一)初相识骄阳下,干涸的红薯地仿佛要燃烧起来。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蓝灰色的衣服,在地里挖红薯。她们一边挖地一边谈笑,偶尔挑出粉嫩的红薯啃上一口,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烈日下的辛劳。一个面容敦厚
(一)初相识骄阳下,干涸的红薯地仿佛要燃烧起来。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蓝灰色的衣服,在地里挖红薯。她们一边挖地一边谈笑,偶尔挑出粉嫩的红薯啃上一口,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烈日下的辛劳。一个面容敦厚的女孩,扎着两条辫子,任凭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双手不停地忙活。收工的时候,队长大喊一声“称重”,让这群女孩表情呆滞,称重的意思是,按照手中红薯的重量算比例记工分。今天她们可没少偷闲。只有那个朴实的女孩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尽管前几次没有称重计工分,但她从没觉得自己认真干活是吃亏。这就是三十年前的妈妈,一个做事从不偷工从不含糊的女孩。
妈妈是家里的老二,下面还有六个弟妹,最小的弟弟比她小了足足14岁,注定了她要为这个大家庭付出更多。因为要照顾弟妹,她错过了上学年龄,直到9岁,外婆才让她插班读三年级。她的同学,早已学会了加减乘除,但是妈妈,才开始认字。于是在课堂上她极其认真地听课,将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下课后一刻不停地向同学请教,因为成绩最差的同学都比她强;割猪草的时候心里还默念着组词……一个学期下来,妈妈出人意料第考了全班第一,于是全校老师都认识了这个聪明勤奋的学生。
妈妈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再没有机会读下去。妈妈的老师去过外婆家,当他看到满屋的孩子和辛苦忙碌的外公外婆,没有多说什么。妈妈的求学之路就这样结束了。
求学心切的妈妈不忘在做家务的时候默诵课本上的文章,也不忘在临睡前轻轻抚摸依然整洁的课本。于是一个太阳热辣的中午,妈妈徒步几公里,来到了乡里的初中。学校和她想象的一样大,虽然教室简陋,但没影响到妈妈对它的向往。妈妈不知道,此时的教室里,有一个和她同样勤奋学习的男孩,就是她几年后将要认识的人,这个将要和她一起生儿育女,共度一生。
爸爸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三个弟妹,十六岁的时候爷爷去世,好在两个姐姐能干,女孩当作男孩使,总算把这个家给撑起来了。爸爸上学条件非常艰苦,早餐是煮熟的红薯,而且个数有限;午餐是稀饭,可以照得见人影。爸爸每天饿着肚子上课,没到吃饭时间就已经饥肠辘辘,初中住校,晚上睡觉的被子都是和同学合用的。从小受人恩惠的爸爸,成年后一直是菩萨心肠,看到别人有困难都会不遗余力地伸出手帮助。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出身贫困的爸爸竟然有过人的艺术细胞,比如织毛衣,爸爸做出的花样又多又好看,连妈妈都比不上他。而且,爸爸还会唱黄梅戏,那可不是一般的唱唱玩玩,当初乡里组织黄梅戏表演,爸爸是主要演员之一,估计妈妈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他扮演的牛郎董永。戏台那个衣着破烂、老实善良的董永迎娶了七仙女,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王母娘娘将七仙女带走,留下伤心的董永和哭泣的小孩,教人看得泪水涟涟。而扮演董永的我的父亲,扮相俊美,演唱动情,赢得了乡亲们的赞口不绝,也在妈妈的心里种下了爱慕的种子。
同年秋天,在全乡的水稻收割比赛上,妈妈以速度快、垛苗齐获得了“劳动能手”的称号,并且受到嘉奖,奖品是一个红皮的小笔记本。从此,妈妈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能干姑娘,爸爸自然也认识了她。
(二)共患难
很难想象爸妈当初是怎样约会恋爱的,每天忙着干农活,放工回来要割猪草、照顾弟妹,更加谈不上送礼物讨开心了。不过,爸爸还真的挖空心思给妈妈送过一个小小礼物。
妈妈给我们讲过,她小时候的四季衣服就是一套短装,一套棉布衫和一套棉袄,天热穿短装,天冷穿棉袄,有一件毛线衫就是很难得的,不像我们现在,五颜六色的各种款式毛线衫一天换一件,一周不重样,更不谈什么帽子围巾了。冬天,农活少了,但妈妈经常要去拾柴什么的,就穿上那件胖乎乎的棉袄,风直往领口里灌。估计爸爸和妈妈一起拾柴过,要不怎么有后来的那条围巾呢?
爸爸也很穷,但他是长子,有一件穿了很多年的毛线衫,用棉布缝补了好几处窟窿,几乎没有了毛线衫的模样。爸爸想送妈妈一件毛线衫,但没钱买毛线,总不能将自己那件破烂不堪的毛衣送给她吧。爸爸想来想去,将自己的毛线衫拆了,但拆下的毛线远远不够,于是爸爸想到织一条围巾。他跟着姑妈学会了简单的织法,将拆下的毛线洗好晒干,织成了那条枣红色的围巾。在当时围巾是个稀罕物,当爸爸将围巾送给妈妈时,妈妈根本不敢收,外婆问起来她怎么回答呢?后来爸爸亲自将围巾送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吃惊,妈妈的几个妹妹也觉得非常稀罕。妈妈收下了围巾,但她很少戴,只是在临睡前仔细摩挲仿佛还带着爸爸体温的围巾,心里一阵温暖。
最初,外婆并不赞成妈妈和爸爸的婚事,因为爸爸家里实在太穷了,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着女儿嫁出去受苦。甚至好几次,爸爸去外婆家做客,外婆根本不搭理他。但爸爸从小勤快善良,每次到外婆家总是不停地忙活,得到了外公的另眼相看,于是外公说服外婆,让他俩结婚了。
爸妈经过重重困难终于结婚了,嫁妆有红漆大床,雕花写字台,还有妈妈自己绣的枕巾和挂帘。这些嫁妆在我们长大后,仍然保留着。特别是那个绣花帘子,过节的时候才挂出来,记得上面有两只飞翔的小鸟,十分逼真,这让我非常惊叹,粗线条的妈妈,也会这样精致的手工活。但是爸爸说,假如让他绣,会绣得更加精美。这点我相信,因为妈妈自己也说,爸爸给姐姐做的绣花上衣,曾经是很多婶婶的样本呢!我的几件漂亮毛衣,也是出自爸爸之手。
爸妈的共同点是勤劳、善良,不同之处是妈妈泼辣能干,爸爸温和细致,他们俩是非常好的搭配,但就是这样的勤劳夫妻,日子过得并不见好。当时两个姑妈已经出嫁,爸爸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还等着给爸妈他们成家立业。从认识爸爸起,妈妈就知道了这样的家境,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跟爸爸走在了一起,可能是妈妈习惯了这样的大家庭,也可能是爸爸真的很不错。
我的姐姐出生后,家里添加了不少负担。没过几年,两个姑姑出嫁了,爸爸按照老家的习俗给她们打了全套的嫁妆,让她们觉得,没有父亲也能依靠哥嫂风光出嫁。等到我出生的时候,农村已经实行分田到户,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可就在这时候,奶奶提出分家,妈妈死活不同意。几年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再见,马鞍!
下一篇:活跃在富强社区的爱心天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