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马观花苏杭游——寻访于谦墓
从苏州到杭州,我打算坐船。在甲板上呆呆的看了会儿运河水,天很黑了才去睡觉。醒了发现船外水已变成乌黑,还发散出浓重的腥气。河上有运货的船只来往。一只停在岸边的船上,一个妇女,三十左右,正用一只桶,盛起乌
从苏州到杭州,我打算坐船。在甲板上呆呆的看了会儿运河水,天很黑了才去睡觉。醒了发现船外水已变成乌黑,还发散出浓重的腥气。河上有运货的船只来往。一只停在岸边的船上,一个妇女,三十左右,正用一只桶,盛起乌黑的河水,涮洗衣服。我想象不出那样洗出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是什么感觉。可,他们能怎样呢?衣服总要洗的。
明明看到码头近在咫尺,船却用了一个小时才靠岸。在码头外发了会儿蒙,才找到公共汽车到了西湖边。
据说是五十年未遇的酷热,靠,让我赶上了。西湖不大,我决定步行绕湖。来之前,刚看过《明史——于谦传》,记起他葬在西湖边,便想看看。
大太阳挺足,没走多远,全身就已湿透,惹来路人奇怪的眼神。也是,独自一个人,双肩背一个大包,浑身透湿,在湖边走,形象是有点……
据说,于谦七岁,有和尚给他算命,说他将来是支撑国家危局的宰相。1449年明英宗受王振蛊惑,亲帅大军讨伐元朝后裔之一瓦剌部,中伏,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大臣徐有贞主张南迁,于谦厉喝:“主张迁都的人都该杀掉!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难道要重蹈宋朝南渡的教训吗?”
为防止瓦剌用手中的皇帝作要挟,于谦力请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又命令各地派兵勤王,短时间内,组织起22万士兵。同时,于谦日夜运粮,保证京师粮饷,撤换腐败、怯懦的将领,朝政为之一新。
1449年10月,瓦剌入寇,在北京城外被击败。于谦又加强边防,瓦剌见四处进攻,占不到便宜,手中的皇帝也成了累赘,不得不送回明英宗朱祁镇。
《于谦传》说于谦:至性过人,忧国忘身。可这样的人虽是当世能臣,却不会为自己考虑。明英宗被送回后,就应该想办法杀掉,还留着干嘛。俗话讲:天无二日啊。唉,自古,所以为忠臣如于谦、岳飞者,往往在事关自己生死时误判情势,虽有千古英名,奈何当时身死。
于谦性格刚直,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于是拥明英宗复辟。复辟后第一件事,自然是为复辟正名,杀掉于谦也就理所当然了。
于谦死后,国防废弛,瓦剌再来侵扰,明朝已经处处被动。到这时,有大臣讲:若于谦在,贼寇怎么会猖狂至此。明英宗自知理亏,默然不应。
1457年正月十七,于谦被杀。死后,老部下陈逵冒死收尸,安葬于西湖三台山麓,与岳飞墓遥相呼应。
等我满头大汗走到于谦墓时,已是中午。走过一个明代牌坊,面前是长长的墓道,两边新植松柏,手腕粗细。还有石翁仲、石兽肃立。墓区静寂无人声。大约百米墓道的尽头,是一丈方圆的于谦墓。坟丘前一个斑驳的石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碑下的基座上有浮雕的缠枝牡丹图,墓前还有一个石供桌,据说是明代的原物。
整个墓地此时只有我一人。我在一丈方圆的坟丘旁呆坐一会儿。虽是几十年一遇的酷暑天气,这里凉风习习,燥热的身体很快就凉爽了。面对着清白留人间的于谦墓,想着于谦赈济灾民,治理黄河水患,抵御外寇,却身死于奸贼之手,为什么忠臣都没有好下场呢?如今的时代呢?应该让什么样的人得到财富呢?
大约十来分钟后,我起身走了。外面的都市依然燥热、喧哗。
我去后三年,新建的于谦祠开放,和墓地构成完整的景区,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积也比我去的时候大了许多。可惜,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拜谒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