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茂贞及大唐秦王陵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也无论这个朝代曾经如何辉煌一时,但在其寿终将寝摇摇欲坠的末期,它的末代统治者无论做何种努力,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威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也无论这个朝代曾经如何辉煌一时,但在其寿终将寝摇摇欲坠的末期,它的末代统治者无论做何种努力,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威加海内”的局面一点点消损,外敌入侵、人民起义、藩值割据、宦官内乱……这一切标志着社会动荡不安的事件都将出现,硝烟四起。然而这正是一个乱世造英雄的时代,君权走向衰落的同时必将伴随着“尾大不掉”,那些积蓄了强大的势力野心勃勃的臣子将站在这一动荡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李茂贞,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李茂贞(公元856年---924年)出生于深州(今河北博野)一个普通的农家,原名宋文通。大唐王朝的倒数第三任皇帝僖宗李儇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攻占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宋文通在平复起义和之后平叛朱玫起兵的过程中,立下功勋,被唐僖宗封为节度使,并赐名为李茂贞,僖宗还亲自为他定字为正臣。从此,李茂贞便凭借这些荣誉和雄厚的实力割据一方。在保护唐僖宗返回首都的途中,刚得到赐名的李茂贞又立下奇功。经过凤翔(今陕西凤翔)时,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又反叛,唐僖宗让李茂贞领兵猛追,李茂贞歼灭叛乱残部,还将李昌符杀死。这次战功非同寻常,唐僖宗龙颜大悦,加封李茂贞为凤翔和陇右节度使,并封为陇西郡王。至此,李茂贞跻身唐朝高层集团,登上了唐末中国的政治舞台。此后,李茂贞一直活跃在激流勇进中,唐昭宗时,他要挟皇帝,东征南伐,经过多年的奋战,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地盘,雄霸一方,成为关中最强大的藩镇,凌弱王室,大有问鼎之志。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梁立唐亡后,李茂贞只德盘踞关中,但他不忘完成帝王之志,偏安一隅,在凤翔设府署,封百官实行朝廷建制,册封大臣,授权武官,令文武大臣,朝中议事,俨然一个小朝廷,还封夫人刘氏为皇后。后唐灭梁后,李茂贞已夫去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向后唐称臣,被封为秦王,此年薨于凤翔,一代风流爵位显赫的王侯,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我陪亲友来到了位于宝鸡市北坡公园顶部的大唐秦王陵。大唐秦王陵是秦王李茂贞和夫人刘氏(公元879---943年)的合葬陵,始建于公元907年,距今有1100年历史。据了解,历史上这座墓葬被盗严重。本着“抢救、保护、利用”的原则,2001年4月,经省、市文物部门批准,宝鸡市考古队正式对秦王陵进行保护性发掘,开挖了李茂贞及其夫人两座墓葬。2003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据介绍在该处墓葬共发现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各种文物共七百三十五件(组),其中铜器绝大多数鎏金,十分奢华。
走进大唐秦王陵的正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笔直而宽敞的石板大道,长约150米,被称为神道。神道两侧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的唐代石雕如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猪、华表、经幢等15组34尊,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妇皇帝合葬陵乾陵的气势与风韵。
神道的尽头是一个宫殿,从宫殿的两侧,分别是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殿即大唐秦王陵李茂贞的地宫和夫人刘氏的地宫。我们分别沿着长长的地下墓道往下行,越走越冷,渗着湿气。墓道两侧有斑驳陆离的壁画,据介绍是18幅乐伎图。两座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的青砖仿木雕刻、保存完整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有用青砖彻成的八边形穹窿顶、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据大唐秦王陵的负责人介绍,此座陵墓有三个唯一,它是我国唯一一座开掘的唐代王陵合葬墓,“同茔不同穴“;有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有唐代唯一遗留的“八人抬轿图”砖雕。仅这三个唯一,大唐秦王陵就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李茂贞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历史人物,他的是非功过很难说得清楚。但他及其夫人的陵墓,已属国家重要的历史财产,我们当重视之并爱护之。但是,现在的大唐秦王陵开发得还很有限,人们对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没有普遍的认同,它甚至没有被当地政府纳入十一五旅游规划建设项目,虽然政府引进外资进行开发经营,但是指导性和扶持性的力度还极其有限,对此我感到万分得遗憾。
走出大唐秦王陵时,雨已下得大了。我们在广阔的原野里奔跑,身后的陵墓越来越远,消失在雨雾蒙蒙之中。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奔驰,无论你曾经是多么得辉煌,都会像车轮上的沙子一样被远远得抛在了车后,它不会为谁停留半分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