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身、马甲及其他
那日刚上Q,便见好友头像闪烁,打开一看,是一句夹杂着责问语气的埋怨,大意是本人常在线却极少理会群里的朋友。当下心中赦然,急忙改了群信息设置,唯恐再生误会。朋友是善意,误会暂得消解,然于我却陷入了深深地
那日刚上Q,便见好友头像闪烁,打开一看,是一句夹杂着责问语气的埋怨,大意是本人常在线却极少理会群里的朋友。当下心中赦然,急忙改了群信息设置,唯恐再生误会。朋友是善意,误会暂得消解,然于我却陷入了深深地惶恐。
如今中游马甲盛行,本人也乐在其中。某日受朋友赠号,心情高涨,便饶有兴致地将散乱的各号归拢整理出来,发觉大大小小竟也有了二十多个。
原先闲暇醉心于升级游戏,专攻胜率,为避免牌黑,便陆续注册了二三个号轮换着打,赚取投机概率。在一个房间呆久了,自然便有了诸多牌友。
现实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而组成的,网络空间同样如此。自从应牌友之邀首次涉足社团之后,便开始了由单纯的竞技娱乐,到关注社团事务,到灌水、码字、做版、在内外论穿梭游历的轮回。
铁打的中游,流水的社团,兴衰沉浮常在朝夕之间。于是社团随之变换、社友不断更替。也终于累了,疲了,向往更自由自在的网络生活。重新注册了号,仅两三朋友之间打牌娱乐,间或去中论闲逛看贴,相对隐居,不亦乐乎。
这期间,删除了无关人等,关了Q,耳根委实清静许多。
逍遥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今年初夏。先是牌友邀请加社,想想无可无不可,加就加呗;再是好友诚邀参加某外论征文活动,尽管生性庸懒,怕极了写字,唯念及支持友人,只得硬着头皮应允。
雁过留声,字落余痕。人一旦上了“贼船”,便身不由己。这不,原先消掩的激情又开始蠢蠢萌动,新的朋友接踵而来。加了不同的社、不同的群,结交了各式各样的牌友、社友、文友。Q早已开启,群热闹非凡。
一直认为,网络是现实的翻版,虚拟世界的世相,源于世俗众生万态。秉承真、善、美为人生准则、固守若须假宁无言信念的我,在网络中,亦无时无刻不尽心演绎着那存乎内心的真实。
马甲虽多,Q只用一个。曾经很久没开的Q,如今已快升至两轮红日。虽说上线状态可选择余地很多,也明知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侵扰与烦恼,却仍执着地坚持着不隐身。
由于单位的工作性质,加之本人终日埋头文案,电脑24小时连在网上。只要不出差,工作日上了班,第一件事就是开启电脑。现在,Q便整日挂着,头像自然一直鲜艳着。
不隐身,意味着本人的行踪始终置于他人可关注的状态之下,极似人在暗处,我在明处。于朋友,那是一种心安和坦然;于不明就里者,往往也成了一种罪过的直接证据。
群多了,你一言,我一语,虽设了静音,消息提示仍不住地闪烁,工作忙碌特别是起草文稿时,常不胜其烦。退群又觉不适,终也不是办法。某日得一社友指点,将群消息设置一律改作接受但不提示,自此心中释然,好不畅快。
那知,好景不长,群中质疑声此起彼伏。说明来解释去,似乎没有尽头。思来想去,问题大抵便出在上线状态予人之误导。于是困惑:于真实状态示人,以诚恳之心待人,终是行不通么?
联想到前几日与朋友探讨网人千面问题。一人数号早已屡见不鲜,常有人数号之外同时配有数个相对应的Q,刻意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以本人之智商,亦揣不出细毫破绽,实堪称绝。至于在线状态,更是竞相掩藏。于是便想,如此劳心费力,所为何求?
现实中,人处在不同的情势下,往往会戴有多重面具,有些人城府深不可测。然再善变,再高深,终附着一体,只蛰伏一处,虚假总不免现形。现实于人的压力已很沉重,套中人活得委琐而无奈,那么在网上,尚需如此负累,有意义么?
网上的人们,卸下现实中满身的负荷,以一颗自由的心,真实地展现着简单的自我,身心轻松,思域驰骋。Q中的好友,若茫茫网海中的珍贝,那亮闪的图标,便似黑暗中一抹温润闪耀的光晕,温暖地摇曳在前方。
于是,终不爱隐身,如同极不喜欢淹没在黑暗中的孤独。
也许人各有隐衷,网络也在所难免。唯愿于网络休闲的人们,于人于己,于心于身,能够更简单一些,更真实一些,更轻松一些,终致更真正地自由一些。
2007-08-11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给你我所有,带我去永远
下一篇:向隅而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