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儿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镇里送来500元捐款。让学校选择十名贫困学生,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每个人买50元钱的学习用品。学校决定,贫困学生名单先由各班主任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报,每班一人,最多不能超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镇里送来500元捐款。让学校选择十名贫困学生,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每个人买50元钱的学习用品。学校决定,贫困学生名单先由各班主任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报,每班一人,最多不能超过两人。班主任在上报名单时,要写清学生家庭贫困情况和贫困的原因。学校将根据初报情况再研究确定最终接受捐助的学生。
各班贫困学生名单很快都初报上来,一共上报了十二人。学校召开专门会议,逐一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查。
“咦,这名单中怎么没有二年一班的邹童童啊!”教导主任张晓说。
“邹童童是什么情况?”我问。
“邹童童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婚后,她随父亲一起生活。后来父亲再婚,继母带来一个男孩儿,现在这个男孩儿也在咱们学校上一年级。”张晓说。
“邹童童离我妹妹家不远,家里的情况我听说过。她父亲再婚后,和继母又生了一个孩子,也是男孩儿。听说去年继母又把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接了过来。一家人都没有工作,就靠邹童童的父亲一个人上班维持生计。”副校长孙笑天说道。
“邹童童每天上学背的是一个拉锁已经拉不上的破书包,书包里经常不是缺本儿就是没有笔的,家里也没有人管她。”张晓说着,又跟大家回忆起去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
十二月的一天上午,户外滴水成冰。张晓正在二年一班教室里给同学们上《品德与生活》课,邹童童同桌的男同学忽然站起来大声对张晓说:“张老师,邹童童说她肚子疼,疼得受不了了。”
张晓忙走过去一看,邹童童一只手捂着肚子,侧着身趴在桌子上,脸色煞白,脸上都是汗珠。
“你怎么了?到底是哪儿不舒服?”张晓问。
“我没事儿,张老师。可能是早晨吃凉饭、又喝了点凉水弄的。肚子拧劲地疼。”邹童童擦了擦脸上的汗说。
“怎么这么冷的天吃凉饭、喝凉水呀?你妈妈没给你做饭?”张晓问。
“我从来不用妈妈做。天天吃点凉饭就来上学。”邹童童忍着疼痛,还装出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
“怎么样,邹童童?能坚持了吗?不行老师送你回家吧!”张晓说。
“张老师,我能坚持。”邹童童说。
尽管邹童童这样说,张晓还是不放心。她忙给学生布置了一些练习,又找来一位没课的教师替他照管班级,就骑着自行车把邹童童送回了家。
邹童童的父亲冬天在山上干活,一个月也下不来一两次。家里只有继母、姥姥、舅舅和一个很小的弟弟。
墙面是黑黑的,已经快看不出白灰的颜色。屋子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已经缺了一条腿、下面用木板垫着的破立柜。炕上有一床还没来得及叠的的被子,看上去了也是脏兮兮的。
“邹童童上课时肚子疼的厉害,我把她给送回来了。”张晓进门后对邹童童的继母说道。
“哦,这孩子就是事儿多,不是这病就是那病的。”继母淡淡地说。
邹童童自己脱鞋上炕,找了个枕头躺下了。脸色还是煞白,可见肚子还很疼。
“听邹童童说她天天早晨吃凉饭,你们做家长的早晨最好能把饭给孩子热一热。”张晓说。
“你听她胡说,这孩子整天八瞎,没有一句话是真的。”继母有些愠怒的样子。
“我看她肚子好像很疼,你们还是带她去医院看一下吧,别把病给耽误了。”张晓又说。
“没事的,在炕上躺一会儿就好了。老师你请回吧。”继母对张晓的关心似乎并不领情。
张晓跟邹童童继母对话期间,邹童童的姥姥、舅舅(都是继母带来的)脸上都木无表情,一副事不关己的漠然模样。
看看再说下去也无益,张晓只好离开邹童童家回了学校。
“邹童童家里的情况班主任不知道吗?”我问。
“怎么会不知道?这些80后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张晓说。
“不能这么说。我们学校80后的教师也不只她一个,其他教师都挺好吗!邹童童这孩子平时身上的毛病也许多一些,不太讨人喜欢。当然,这事儿按说不应该以喜欢不喜欢做标准的。”副校长孙笑天说。
“邹童童平时都有什么毛病?”我问。
“听班主任老师反映说,邹童童学习成绩不太好,好旷课,还经常不完成作业。”孙笑天说。
“二年级的孩子,自控力本来就差,家里再没人管,旷课、不完成作业、成绩差也就没什么稀奇了。”张晓说。
“听她们班主任李老师说,一让做练习或写作业,这孩子不是没有本儿,就是没有笔。”孙笑天说。
“我曾经私下里问过邹童童,她的本儿和笔都哪儿去了。她说她给了弟弟。我猜想可能是继母拿给了弟弟,她没办法,才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她继母不会给孩子买吗?还用得上拿她的?”
“你还不知道她们家里的情况?一家七口人都指着邹童童他爸爸冬天在山上干活维持生活,根本就不会再有余钱给孩子买笔和本儿。”张晓说。
经过学校研究,邹童童最终被列为受捐助对象。其他报上来的生活还算不得贫困的三名学生,学校决定这次不予捐助。
受捐助的学生名单确定后,学校又对每个贫困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用品进行了调查。之后,副校长孙笑天、教导主任张晓和学校会计三人就去为学生购买捐赠的物品。
这天上午,他们来到了镇上的一家商店。一听说是给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十分热情。在主动向他们推荐店里物美价廉物品的同时,还跟他们几个人搭话聊了起来:
“学校不是已经免除了孩子们的学杂费和课本费了吗?现在还有给孩子买不起书包、笔和本儿的家庭?”
“怎么没有啊!个别贫穷人家也就只能维持家里最基本的生活,对孩子学习上用的东西根本就顾不上。”张晓说。
“真有这样的人家?”大娘有些不相信。
“就拿我们学校邹童童家里来说吧——”教导主任张晓开始向大娘介绍起邹童童家里的情况。
当听张晓讲到邹童童的爸爸在山上干活,经常不在家,家里没有邹童童一个亲人的时候,大娘的眼睛湿润了,眼睛里分明闪着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01hrguangdong.com/html/xiaoshuo/x7u5fffthy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