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家乡的一些趣事

记忆中家乡的一些趣事

曾泉小说2025-04-09 05:27:37
陈老汉一生坚持下来的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背个粪箕子(捡粪工具)窜街窜巷的走,在路上见到牲畜的干固粪便,就放下粪箕子用一个铁丝揻制的小扒,把粪扒进粪箕子里。要是冬天粪
陈老汉一生坚持下来的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背个粪箕子(捡粪工具)窜街窜巷的走,在路上见到牲畜的干固粪便,就放下粪箕子用一个铁丝揻制的小扒,把粪扒进粪箕子里。要是冬天粪冻住了用一个小镐刨下来再扒到粪箕子里。每当陈老汉捡粪从何家大院门前路过时,总是会摇摇头感叹的说;“看看人家过的日子”。每当陈老汉从王老大破落不堪的院子门前路过时,也会摇摇头感叹地说;“乍把日子过成这个样了”。王老汉把粪箕子捡满了粪,倒在自家院外的粪堆上,进屋早饭也快做好了,然后洗脸吃早饭,新的一天开始了。
陈老汉叫陈庆生,身体不算健壮,但是也没什么毛病就是比较瘦,所以一生没出过什么大力气,有时倒腾个牲畜挣几个钱,在租几亩地种种,因为孩子多先前日子过的也很苦,但是,一愰也把一女五男六个孩子养大了。有时跑跑市场也算是在人群里混大的,好说好客,有时晚上没事也和乡邻看看纸牌,为人比较正直随和,在村里还是比较受尊重的人。陈庆生更庆幸的是现在六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了,虽然都没念多少书,但各个身强力壮勤快肯吃苦。大女儿现已嫁给本村富户刘家,因为陈庆生一直羡慕有钱的人家,不想再让女儿受苦就找了个有钱的人家,只是男人有点气管不好咳嗽,人称外号刘吼吧。大儿子陈书云现已成家,个子不高身体却很壮实有一手好莊稼活,给人扛活总是拿头家,勤俭持家是陈家现在的顶梁柱。二儿子在满州国时出劳工死在了工地上。三儿子陈书林现也以二十岁了,性格有点像陈庆生好说是争强好胜的一个人,胆大不爱种地,有时也跟陈庆生跑跑牲畜市场,有时约上几个好友赶车到出炭出麻的地方啦上一车跑点买卖,回来乐癫癫的把钱往炕上一摔说;“看看怎么样、行吧”。老四成家的时侯,就是他啦一车炭卖了用挣得的钱给说的媳妇。老四还是个半啦子(半个劳力)。老五在上小学。陈庆生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在街上走路腰板挺得更直了。这一天后晌陈庆生出门准备去何家大院一趟,因为有人捎话说有点事找他。走在路上碰上了村东的老三条(绰号),老三条手拿个酒瓶一口酒味,歪歪斜斜的站在路上,骂骂咧咧的说;“赶我走、怕我-----我不给钱啊”,说一些气话。陈庆生走到跟前说“三弟、又喝多了快回家吧”。老三条说;“老哥、你知道我老三条怕过谁啊、从不欺负老实人、不行、去找他去”,又趔趔跋跋的要去,被陈庆生拽住说了一些好话推推搡搡的把老三条送走了。陈庆生一边走一边想起老三条年青时的一些往事。老三条年青时也算是莊稼人里的一条汉子,由于父母去世的早,日子过的又很穷,也没留下什么家产,十七岁时就给人扛活领着弟弟一起生活,真是又当爹又当娘,大一点了身体又好,有时同时给两家扛活,由于家境不好年青时也没说上媳妇,后来攒点钱了弟弟也长大了,也到说媳妇的年龄了,这样,就把钱先给弟弟说了媳妇,把自己的婚事就耽误了,一拖就几年也错过了最佳结婚年龄。更叫老三条伤心的是,弟弟结婚后不知感恩图报,有时挑三捡四冷言冷语相对,为此,兄弟两人发生几次争吵,以后关系就更加疏远了。老三条伤透了心烦闷时就喝酒,喝起酒来有时就难免喝多,酒劲上来又喊又骂说;“人是最没良心的东西------狗吃了”,有时也站在大道上骂一通气话。人们也知道是冲他弟弟来的,认为他弟弟也该骂,就没人太理会,时间长了可这毛病就养下了,有时和其他人憋点气喝点酒也去人家闹一闹,常此已久这名声就一半好一半坏了,这媳妇就更难找了,这样,就一个人光棍混下来。年岁大一点时衣服也不经常洗油子麻花就更不像样了。村里年纪大一点的老者知道他的底细,多数还有些同情,几个人找到他弟弟劝他说;“一奶同胞吗、小时侯你哥哥领你生活也不易,还给你说了媳妇,他年龄大了你应管管他,这样也叫别人瞅着好看”。在众人劝说下他弟弟终於软下心来,同意接老三条回家和自己在一起生活,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三条和弟弟又和好了。老三条要是不喝酒闹事还是很好的一个人,也能参加一些劳动挣够自己一年的吃穿,事后在弟弟家老三条偶尔也有闹事的时侯,但还是少多了,家人也没有深怪他,一家人生活的还算平稳。老三条一人生活不方便,与弟弟家一起生活,生活终於有个着落,也算有个安稳的家,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不知为啥,不久村里就传出一些闲话说;“老三条又回来给啦帮套来了”还有更难听的话说;“要不是弟媳妇哄着他、老三条能那样老实,这回把媳妇给他占了他也老实了”。也有人听到这话气忿的说;“这人乍这样呢,啥话都敢乱说”。也有人含混的解释说;“你想想看,那个村屯没有破鞋乱袜子花花事的传闻,都是真的吗,谁也说不清,多少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不然也不叫村屯了”。咱们大古家村出点闲话,也不足为奇。不过,祸从嘴出啊,说不上啥时侯就轮到自己头上了,细想想也是这回事------。
何庆生来到何家大院,穿过门廊径直朝上房走去,在到屋门前喊了一声老哥;“在家吗”。何福贞听到喊声走出来把陈庆生让进屋,两人坐下后,何福贞寒喧的说;“这些日子忙啥呢”,接着又咵讲陈庆生大儿子、三儿子如何能干之类的话,并说;“将来你家错不了”,这也确实是何福贞的心里话。何福贞和陈庆生从小就在一个村里长大,从陈庆生的为人、持家以及几个孩子的聪明能干,他相信陈家的日子一定会红火起来。何福贞相信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的穷富不是一层不变的,自古以来三穷三富的例子太多了,在何福贞看来陈家是正在走向富裕的路,再这样干个十年八载也一定会成为村里的富户。何福贞也是从贫穷中过来的,对人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穷人笑懒不笑贫,对正经过日子的穷苦人家,能帮就帮不能帮的也从不歧视。你今天富有了,将来会怎样,人有旦夕之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富有了更要行德积善。在大灾之年对租种何家土地的农户,根据每家的情况,该减的减,能缓的就缓,从不刁难农户。何福贞对那些有钱人家胡作非为、趾高气扬,瞧不起穷人,从心里反感。有一年种的黄豆小苗出来后遭了苞灾,没法就毁种别的作物了,冬天到做酱的时侯了,有的人家没有存黄豆就做不了酱,邻村的富户王老六就借机叫家人赶个车拉着黄豆到村里卖高价,何福贞听说了气够呛说;十里八村的都认识还干这事,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