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与阳光同行
很多不经意的相逢,就如绚烂杏花与春天相约,就如洁润清荷与夏天相拥,就如缤纷秋菊与秋天相遇,就如凌雪梅花与冬天相见。这也许恰如四季轮转的宿命,相遇相见相逢,我们淡然一笑,面孔不再陌生,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我
很多不经意的相逢,就如绚烂杏花与春天相约,就如洁润清荷与夏天相拥,就如缤纷秋菊与秋天相遇,就如凌雪梅花与冬天相见。这也许恰如四季轮转的宿命,相遇相见相逢,我们淡然一笑,面孔不再陌生,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我们只是擦肩而过,但记忆与匆匆无关,永恒与短暂无关,转瞬即逝的只是时间,流星划过夜空却璀璨永远。在记忆中,我们会依稀记得,在某个冬天,曾经有晶莹剔透的雪花飘过……认识老宁,是在一个冬天。
我背后叫他老宁,挂在嘴上的却是宁哥。时过两载,当彼此都熟悉到骨子里,我仍然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宁立春,还是宁玉春。这些都无关紧要,不管是宁立春,还是宁玉春,在我的意识中,只有一个名字:宁哥。
第一次在编辑部里见到老宁,就是觉得他是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但不是一个酸腐的书生,言语中总会跳出几个灵光闪耀的词汇,让大家会心一笑。这种幽默不太冷,有些优雅,还有些智慧的俏皮。
老宁是一个随和的人。老宁是一个随和的文人。
我曾经与文人那么接近,又与文人那么遥远。在这样浮躁喧哗的世界里,文人本不是什么边缘,什么另类,而是大家对名利的追逐,让文人情怀更显得弥足珍贵。文人不是酸腐,而是一种淡然,一种宁静,一种在都市喧嚣中的超然。我相信我的感觉,我相信我对文字的感觉。看了老宁写的周庄与北海的旅游笔记后,我更加坚信了我的感觉。老宁的文字飘逸洒脱,优美恬淡,把周庄的烟雨迷蒙,把江南小镇的幽深雅致,写得如韵味十足的水墨画。北海的动静相宜,也描画得自然生动。让人很难想到,文字是出于做了10多年经济类编辑的老宁之手,老宁,一直坚守自己的那份情怀。
因为文字,我走近了老宁。
因为我们骨子里都有着那份对文字的挚爱,我很自然地把他当作同路人。面对老宁,我觉得曾经飘渺的文学不再遥远,真真切切地就在身边。我们谈随笔,谈小说,谈我们各自欣赏的作家。老宁擅长写随笔、写散文、写评论,我喜爱写小说,痴迷写小说,我们为各自的体裁叫好,我说小说更让人痴迷,自己与自己笔下的人物促膝长谈,老宁说随笔、杂文更能直抒胸臆……我们为此争执,甚至面红耳赤,但心里全是文字的激情。
我写了一首《五月的青蛙》放在空间里,第一个让老宁评点,他回复说,冷漠而没有温度的都市更让人怀念故乡的温暖……一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这就是文字的相同,心灵的呼应。
老宁经常借我书看,或者说我经常向老宁借书看。
老宁是一个爱书的人,一起到北京王府井书店,老宁为找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找遍了几层楼,找到要买的书后,如释重负、爱不释手的样子,像一个孩子。
老宁也许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在感情上绝对是一个纯粹的人,他一直期盼一个自由的没有羁绊的爱情,可能没有鲜花与烛光晚餐,但一定要有心灵相通,和不用过多表露的默契。他一直在守望,在营建。
一天下班的时候,我接到老宁的短信,他在短信中说:我也要写小说了,看了之后,我的心里异常欣喜,一个文学路上的伙伴,一个知心的朋友,在此时此刻,不仅仅是信任,更是对彼此心灵空间的认同。
其实,我们都有很多朋友,但真正知心的,心灵上相通的并不多,只需一个两个,就如阳光下身影,与你相行相伴。阳光,与影随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下一篇:读琼瑶,以及我的一帘幽梦
相关文章
